閻紀宇專欄:輕啟戰端──血流成海的一戰啟示錄

2014-08-10 14:37

? 人氣

英國紀念一戰宣戰百年,藝術家以陶瓷罌粟花重現「血流成海」的戰場景象。(美聯社)

英國紀念一戰宣戰百年,藝術家以陶瓷罌粟花重現「血流成海」的戰場景象。(美聯社)

歐巴馬大概是美國近幾十年最不願意開戰、作戰的總統,2007年在民主黨內初選,他高舉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大旗,一路緊咬在國會表決時投下贊成票的希拉蕊。2008入主白宮之後,結束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一直是他外交與軍事政策的基石。2011利比亞內戰爆發,他堅持要北約打頭陣。敘利亞內戰鏖戰至今,他始終拒絕直接介入。近來伊拉克局勢再度升高,他也是等到美國派駐當地外交機構遭受威脅、種族屠殺危機迫在眉睫,才勉為其難出動戰機進行空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場的慘痛經驗,直接塑造了「歐巴馬主義」(Obama Doctrine)。但如果放大歷史場景,拉長歷史縱深,尤其是對照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或許更能瞭解,為什麼國家領導人不應輕啟戰端。

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回顧,撫今追昔,有兩個問題最令人玩味。一個問題比較為人所知,各家探討亦多:歐洲為何非走上這條生靈塗炭、帝國解體之路?畢竟當時列強的領導階層,就算不能稱之為一時豪傑,但也都是久歷政壇與行伍,老成謀國之士,並非後世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的瘋漢狂徒。

有起點就有終點,因此另一個問題就是:這場戰爭為什麼會打那麼久?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到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簽署停戰協定,歐洲人在自家土地上廝殺了1568天(4年又3個半月),犧牲1700萬人,留下2400萬傷患,血流成海。

壕溝戰的法國官兵(維基百科)

歐洲是當時全世界文化、文明最「先進」的地區,政治體制也最為成熟,儘管各國有種族、語言、宗教、文化的差異,政治經濟利益的衝突,但是經過上千年的合縱連橫、國界重劃,照理說彼此間應該不至於不共戴天,而且應該比其他地區的民族、國家更明白戰爭的可怕。

然而歐洲人還是堅持以槍砲戰車飛機毒氣自相殘殺,直到一方(同盟國)失血過多、不支倒地為止。

對於這個殘酷的謎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國際關係教授華爾特(Stephen M. Walt)歸納出5點原因。

血流成海 卻沒有致命打擊

第一個原因顯而易見:一戰之所以鏖戰超過4年,是因為無論協約國抑或同盟國,儘管殺戮眾多,始終無法給予對方決定性的、致命的打擊。在西線,德軍雖然很快就突破法國邊界,但法軍的「第17號作戰計畫」在馬恩河(Marne River)地區擋住德軍攻勢,從此雙方陷入濠溝戰的泥淖。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