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輕啟戰端──血流成海的一戰啟示錄

2014-08-10 14:37

? 人氣

英國紀念一戰宣戰百年,藝術家以陶瓷罌粟花重現「血流成海」的戰場景象。(美聯社)

英國紀念一戰宣戰百年,藝術家以陶瓷罌粟花重現「血流成海」的戰場景象。(美聯社)

歐巴馬大概是美國近幾十年最不願意開戰、作戰的總統,2007年在民主黨內初選,他高舉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大旗,一路緊咬在國會表決時投下贊成票的希拉蕊。2008入主白宮之後,結束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一直是他外交與軍事政策的基石。2011利比亞內戰爆發,他堅持要北約打頭陣。敘利亞內戰鏖戰至今,他始終拒絕直接介入。近來伊拉克局勢再度升高,他也是等到美國派駐當地外交機構遭受威脅、種族屠殺危機迫在眉睫,才勉為其難出動戰機進行空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場的慘痛經驗,直接塑造了「歐巴馬主義」(Obama Doctrine)。但如果放大歷史場景,拉長歷史縱深,尤其是對照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或許更能瞭解,為什麼國家領導人不應輕啟戰端。

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回顧,撫今追昔,有兩個問題最令人玩味。一個問題比較為人所知,各家探討亦多:歐洲為何非走上這條生靈塗炭、帝國解體之路?畢竟當時列強的領導階層,就算不能稱之為一時豪傑,但也都是久歷政壇與行伍,老成謀國之士,並非後世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的瘋漢狂徒。

有起點就有終點,因此另一個問題就是:這場戰爭為什麼會打那麼久?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到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簽署停戰協定,歐洲人在自家土地上廝殺了1568天(4年又3個半月),犧牲1700萬人,留下2400萬傷患,血流成海。

壕溝戰的法國官兵(維基百科)

歐洲是當時全世界文化、文明最「先進」的地區,政治體制也最為成熟,儘管各國有種族、語言、宗教、文化的差異,政治經濟利益的衝突,但是經過上千年的合縱連橫、國界重劃,照理說彼此間應該不至於不共戴天,而且應該比其他地區的民族、國家更明白戰爭的可怕。

然而歐洲人還是堅持以槍砲戰車飛機毒氣自相殘殺,直到一方(同盟國)失血過多、不支倒地為止。

對於這個殘酷的謎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國際關係教授華爾特(Stephen M. Walt)歸納出5點原因。

血流成海 卻沒有致命打擊

第一個原因顯而易見:一戰之所以鏖戰超過4年,是因為無論協約國抑或同盟國,儘管殺戮眾多,始終無法給予對方決定性的、致命的打擊。在西線,德軍雖然很快就突破法國邊界,但法軍的「第17號作戰計畫」在馬恩河(Marne River)地區擋住德軍攻勢,從此雙方陷入濠溝戰的泥淖。

在東線方面,雖然德軍在一個半月之內,就在坦能堡(Tannenberg)與瑪蘇里安湖(Masurian Lakes)兩度重創俄羅斯大軍,殲敵超過20萬人,然而俄軍兵員源源不絕,奧匈帝國又是扶不起的阿斗,硬是將戰況拖成膠著狀態。一直到1917年3月,俄羅斯爆發革命,德國才迫使俄方在隔年簽訂城下之盟,退出戰場。

實力雄厚 撐得住重傷害

兩大陣營之所以鏖戰不休,另一個原因卻是「能夠」:其成員國都是擁有眾多人口、多樣化經濟的國家。俄羅斯以1億7500萬人居冠、英國4500萬、法國4000萬、奧匈帝國5100萬、德國6500萬。換言之,它們可以在經歷多場戰役、損失眾多兵員、承受長期封鎖、消耗大量軍火之後,繼續打下去。

趕赴戰場的德軍士兵(維基百科)

美國於1917年4月參戰之前,協約國對同盟國的國力(人口與工業生產)比約為3比2;美國參戰之後,比例升高為2.5比1。然而1917年10月美國遠征軍(AEF)投入西線戰事之後,德國與奧匈帝國還是撐了整整一年才力氣放盡。1918年春天的皇帝會戰(Kaiserschlacht),兩大陣營損失154萬人。

籌碼越堆越高 只能贏家全拿

第三個原因:不斷膨脹的領土野心與作戰目標,導致和談的難度節節升高。兩大陣營拉幫結派,不斷設法吸納新成員,因此投入兵力持續增加,戰場的地理幅員持續擴大。德國承諾土耳其可以得到一大片俄羅斯土地;英國以獨立王國誘使阿拉伯領導人背棄土耳其,以亞得里亞海沿岸土地吸引義大利。然而承諾越大,需要的勝利就越大,戰事也就越難以善了。

對外如此,對內也是。交戰國領導人必須告訴國人,慘重的犧牲到底換來什麼戰果。這就是可怕的「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損失越慘重,勝利的戰果就必須越是輝煌。以德國為例,到1916年時,其作戰目標已是洋洋灑灑:併吞盧森堡、佔有一大部分法國、讓比利時成為附庸國、擴張非洲殖民地。

「如果民眾知道真相,我們明天就必須停戰。」

第四個原因,新聞檢查與國家宣傳太過成功,導致兩大陣營的的民眾都以為勝利在望。英國首相勞合喬治(Lloyd George)曾說:「如果民眾知道真相,我們明天就必須停戰。」另一方面,戰時宣傳總是將敵國妖魔化,我軍則是正義之師。隨著本國子弟死傷直線上升,敵國形象日益惡劣,和談可能性也直線下降,主和者很快就會被貼上「叛國者」的標籤。

壕溝戰的愛爾蘭官兵(維基百科)

軍方尾大不掉 文人指揮不動

最後一點,一戰之所以難以結束,軍方尾大不掉、文人政府指揮不動也是原因之一。德國尤其如此,軍方深信勝券在握,而且勝利是唯一目標。1917年的德國,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已淪為虛位元首,參謀總長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及其副手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掌握實權。然而諷刺的是,魯登道夫的無限制潛艇戰(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策略,正是導致美國參戰的關鍵因素。

一戰啟示錄

對於這部血跡斑斑的一戰啟示錄,今日的國家領導人應如何解讀?首先: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困難。近代最顯著的案例就是美國總統小布希的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時間、傷亡、戰費都遠超過當初預期。美軍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戰爭,一個多月後小布希就宣布「任務完成」,然而美軍戰鬥部隊直到2011年12月才撤離,而且伊拉克目前仍是一團亂局。至於2001年10月開打的阿富汗戰場,到現在還有3萬2800名美軍留駐。

其次,一戰的苦澀經驗告訴我們,戰爭一旦爆發,最先「陣亡」的往往是事實真相,在硝煙塵埃中掌握精確的戰況資訊極為困難。士兵的報告會迎合上級期望,將領期望民眾相信他們能夠帶來勝利,媒體很容易被愛國精神與營運需求蒙蔽扭曲。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主戰勢力鋌而走險,將國家帶往險境甚至絕境。

第三,將敵人妖魔化、非人化仍然是今日戰爭的慣用伎倆。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的批判充斥著反猶太語彙,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歧視也日益鮮明。遜尼派與什葉派雖然同屬伊斯蘭教,但相互廝殺毫不留情。在印度次大陸,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不時爆發血腥衝突。非洲內戰諸國經常傳出種族屠殺。

如果你要在戰場上殺戮一大群人,先決條件可能就是否定對方的人類特質。只是這樣一來,戰爭往往會變得血腥而漫長,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的奧匈帝國部隊處決塞爾維亞戰俘(維基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