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棟觀點: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的─X和P到底在玩甚麼花樣?

2017-03-13 06:50

? 人氣

2017年學測。(顏麟宇攝)

2017年學測。(顏麟宇攝)

在台灣,只要碰觸教改,尤其是入學方式的變革,因關係著每個孩子的未來前途發展,再加上每個學生的性向能力和學習狀況不同,總會引發不小的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強調學生多元適應發展的12年國教課綱(107課綱),即將於107學年度開始逐年實施。因應新課綱的啟動,國內各大學也將於110學年度開始實施新的多元入學方案。

根據大學招聯會日前提出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草案,大學入學共有特殊選材、繁星入學、申請入學和分發入學等四個管道(表一)。其中以申請入學的招生人數最多,引發的爭議也最大。

表一
表一

新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將學生的表現分成X、Y和P三大類。X代表高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力,Y代表升大學應有的關鍵學科能力,這兩類型考試皆由大考中心辦理。另外還有評量音樂、美術和體育專長的術科測驗,由術科考試委員會辦理。P代表無法由統一的紙筆測驗所評量,但能展現學生多方面實力或潛能的各項表現;P又分為P1和P2兩類.前者是學生的學習歷程,後者是校系自辦的甄試項目。

表二
表二

X就是現在的學科能力測驗。現在的學測都在高三的寒假舉行,考國、英、數、社會和自然五科,因為有五個考科「總級分」的設計,所以學生都要考五科。現行的申請入學設計,雖然也有P的設計,但因有五科總級分的設計,多半校系單憑總級分和各科級分,即可篩選出各校系所需的學生,以致P的功能發揮有限。此外.現行的P沒有明確區分P1和P2,且各校系篩選學生即使有參採P,也多半是P2,而非P1。

為了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招聯會提出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草案,X(學測)的考科雖然仍包括國、英、數、社會和自然五科,但考生可自由選考四科,而且X與Y考試的考科,以不重複為原則,所以Y考科由現行的十個考科(國、英、數甲、數乙、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降為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七科,考生可自由選考,成績均採級分制。

招聯會強調,對於未設考科的學習領域,大學校系若欲了解學生修習情形,如數學乙、資訊領域課程等,可藉由檢視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或自辦指定項目進行評量。

根據新方案草案,申請入學參採的是X和P(包括P1和P2)的表現,分發入學採計的是X和Y的成績。

現行的申請入學的作業時間為三到五月,嚴重干擾高三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了還給高中學生三年完整的課程學習,新方案的申請入學作業時間將延後到四月下旬到五月底進行。

爭議一、X應考三科或四科才符合多元適應的精神?

如前所述,招聯會提出的草案,X由目前的五科全考,改為五考科中任選四考科,雖然減輕了學生的考試壓力,但仍有不少高中老師反彈,認為考四科還是太多,應該再減為三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