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真觀點:朗讀者與評點者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頃刻捏合

2019-12-21 05:50

? 人氣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國光劇團的「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是近年將《紅樓夢》主題發揮得極有創意的一部作品。林建華、王安祈、戴君芳合力編劇,雖然不像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但全劇首尾照應、意象完整,用心精微之處直透人心。既有通澈人生的觀照,又不失所謂接地氣的語言趣味,主、配角的精彩演出烘雲托月,燈光舞台充滿巧思,不愧為國光清宮三部曲的壓軸之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劇本以《紅樓夢》為樞紐來重構乾隆與和珅的故事,雖然編劇林建華說是天雷勾動地火的靈光乍現,恐怕亦是百年紅學的暗中發功。清史與《紅樓夢》的交涉,一直是解讀這部經典小說的重要鎖鑰。早年索隱派紅學發揮文字聯想,在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之間劃等號、找影射;當代紅學家則發現小說某些情節以清代實事為原型,而某些場景的設計則受清宮美學的啟發。本劇完全沒有採取人物影射的那一套,而把關鍵放在乾隆君臣對《紅樓夢》的閱讀,這是精彩的一舉。清代文網羅織是最有名的,但別忘了,文字獄就是要在字裡行間強作解人,有權決定一本書禁或不禁的那個人,是最恐怖的讀者,也可能是最認真的讀者。《夢紅樓》就把這個「解人」的任務派給了乾隆。

序場之後的第一場戲,安排乾隆在寧壽宮的「倦勤齋」讀《紅樓夢》。此處是乾隆六十歲後養老之地,雖然宮殿題為「倦勤」,好似已準備退休,而且皇帝還在此閒閒讀小說,但是名與實完全不相符。他不但不倦勤,還想永固權力。這時候的乾隆,自以爲讀懂了《紅樓夢》隱去的真事,也就是烈烈轟轟的祖宗功業背後的奸巧弄權。這是不能為天下人知的國家機密!因此必須要禁。和珅其實也在讀書,他讀的是乾隆皇帝這本聖書,而且也自認讀了個通透。千古忠臣代言人的比干,號稱有一個「七竅玲瓏心」,可惜他有洞察天下的聰明才智,卻沒(或拒絕)摸透商紂王的腦袋。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糟的是她空有癡情堪同比干的忠心,卻不知道要分個一竅、兩竅來揣摩上意。和珅就強多了,他的心竅肯定不比比干少,玲瓏剔透之處恰似多寶格,柳暗花明又一村,重點是他總能與今上知心和意。和珅讀《紅樓夢》,是跟著乾隆亦步亦趨,讀到的都是烈火烹油的弄權漁利,機巧萬端。乾隆看和珅,恰一似手中把玩的多寶格,如此複雜,如此精緻,翻來覆去也觀之不盡,好一顆天下難得的匠心。這君臣二人,真正是倦勤齋中,「永結同心」啊!

編劇把這一場讀《紅樓夢》的戲放在倦勤齋,或有深意。倦勤齋近年修復完成,讓人得以一窺其中極盡繁複的設計。大約為了配合倦勤的主題,這裏精雕原木以模擬細密的竹編,再現江南隱逸雅趣。同時,在宮廷畫師如郎世寧等人的主導下,設計採用西洋藝術的通景畫,用平面的畫營造立體的幻覺。《紅樓夢》學者認為這種乾隆年間的宮廷藝術很可能影響了小說。例如,劉姥姥在怡紅院,看到活生生且「凸出來」的姑娘,用手一摸卻是平的,牆壁上的琴劍瓶爐,也都是「貼在牆上」,與壁相平。姥姥像是鑽進了一個設計精巧的多寶格,怎麼也轉不出去,除非碰對了機關。小說中描述的視覺效果,與清宮的裝飾藝術有相通之處。而《紅樓夢》再三致意的主題——「假作真時真亦假」,也被學者認為與倦勤齋設計所表現的真假辯證有關。《夢紅樓》的舞台設計,觀眾明眼,都知道是個多寶格。然而面對觀眾的牆面,與其說表現的是多寶格裡的夾層暗屜,我倒以爲更像劉姥姥撞上的那看起來凸、摸起來平的裝飾牆面,亦即通景畫的一部份。牆面上的瓶爐總在移動,讓人覺得有點眼花,不敢多看,不過這可以說進一步玩弄了真假虛實——平面畫上的古玩,不但看起來是凸的,還會動呢。此外,這些瓶爐不斷位置轉換,也提示我們不論官場或人生,世事如棋局,沒有人在一個窩蹲一輩子,沒有人可以坐擁天下永不下崗。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劇中乾隆皇隨著閱讀《紅樓夢》而逐漸體悟月盈則虧的道理,看到喪禮與婚禮一般體面,一般熱鬧,一般蒼涼。一場夢中反照風月寶鑑的戲,帶出了三春去後諸芳盡的盛世假象。第六場「示警」也是特別有趣的一場戲。之前,乾隆便已私心稱讚和珅也是《紅樓夢》的解人,竟能讀懂王熙鳳為秦可卿操辦喪禮的寓意。而在這場戲裡,乾隆更扮演一個解讀人或說經者,他想藉著「大觀園月夜警幽魂」這一回書,用機關算盡的王熙鳳的命運,為和珅預告其人生結局。

傳統戲曲舞台上不乏以說故事解謎/密而推動劇情的設計,例如岳飛故事中的《王佐斷臂》。王佐自斷一臂,假意投靠金人,他以「苦人兒」的身分,為金國大將陸文龍說故事,揭開陸將軍的身世秘密,最終說服陸文龍歸順大宋。又如《趙氏孤兒》,程嬰把當年犧牲自己的兒子以救趙氏後代的故事,告訴了一直被蒙在鼓裏的趙武,使趙武斷絕養育恩情,手刃仇人屠岸賈。這些以前經常搬演的故事,很難再打動當代觀眾,當然涉及價值觀改變的問題。這類情節經常有一共同點,那便是說故事的人從頭到尾都心知肚明,聽故事的人則聽前糊塗,聽後清楚,總之是一個真相大白、棄暗投明的過程。但是,世上哪有這麼一清二白、一刀兩斷的事呢?《夢紅樓》則翻新了說故事的設計。乾隆也要藉故事揭示真理,有趣的是,說故事的不是他,而是奉命朗讀《紅樓夢》的和珅。乾隆插入的聲音倒像是小說的評點者,在書本的眉頭與行間,留下引領讀者的字句痕跡。和珅的朗讀帶出了王熙鳳一生弄權逐利的孽債,乾隆不斷插入提醒負債者終要還債。然而,和珅能通過文學而滌清機心嗎?乾隆能藉著點破和珅而自己也得到救贖嗎?對此,本劇顯然是悲觀的。就像在和珅誦念小說中出場的王熙鳳不斷強調「不是我害的!」,「還能怎麼辦呢?!」和珅與乾隆也一樣,他們又能怎麼辦呢?既已然做了通景圖上似真還假的人物,難道還能從牆上走下來嗎?「癡兒竟尚未悟」,心竅玲瓏的和珅的命運,至此封存於多寶格最深的那層機關之中。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這場戲裡的王熙鳳非常出彩。雖有國光劇團的經典《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珠玉在前,但黃宇琳在這場戲裡詮釋被迫面對自己的王熙鳳,能與魏海敏的鳳辣子區隔開來,殊為不易。相對於朗讀小說召喚出來的王熙鳳滿場飛舞,乾隆與和珅的靜態更是唐文華與溫宇航的一大考驗——似通澈而未通澈,似懵懂而非懵懂。和珅在一秒鐘內判讀皇帝的心意,決定孤注一擲,一口飲下御賜的三杯酒,又能立刻如熨斗般體貼皇帝內心最大的焦慮,可見他的心真的比比干多了好幾竅。另一面,乾隆最大的體悟,就是誰能真悟?悟了又能如何?世人都曉神仙好,幾人退步抽身早?劇中之所以安排《紅樓夢》就此解禁,豈不是因為乾隆終於發現小說的詮釋無法也不必定於一尊,正不妨讓讀者各自去尋各自門嗎?

乾隆皇在戲裡面是《紅樓夢》最重要的詮釋者,而在清代歷史上,《紅樓夢》的頭號迷姊是慈禧太后。據說慈禧讀《紅樓夢》,一面讀一面用朱筆寫批註,熟到可以背誦,甚至把自己比做賈母。珍妃姊妹還命畫師繪《紅樓夢》大觀園圖,又令內廷臣工題詩。至今在慈禧住過的長春宮,還可以看見走廊上以《紅樓夢》為主題的壁畫,將實景與畫中幻景連在一起,造成走入大觀園且見到紅樓人物的視覺幻覺。這與乾隆倦勤齋的通景圖是類似的藝術表現。清宮長期對《紅樓夢》如此喜愛,不會只是因為這是一部描寫旗人家庭的小說,而定有許多內在的複雜連結。就此看來,本劇巧用乾隆與和珅讀《紅樓夢》,講一個宮廷、官場、欲望、溺情、悟幻的真真假假故事,良有以也。

國光劇團的製作一向具有高度的文學性,這齣《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更做到將小說與歷史在舞台上頃刻間捏合。讀紅樓,夢紅樓,人人都是讀者,是評者,是觀眾,也是夢中之人啊!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