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在荷蘭海牙康有為與陸徵祥的相遇

2019-12-21 05:40

? 人氣

後室正中有宣統皇帝溥儀的「孝思維則」題刻。環壁為晚清書法家朱壽鵬所書墓誌,以及四首五言題詩,書者分別是徐世昌、熊戈水、張謇、梁士詒;七首七言題詩,書者分別是孫寶琦和杜蘊寶。諸多墨蹟,行楷隸篆俱全,堪稱墓地書法之經典。墓室中間有聖臺,原來擺放兩個銅像,一個是義大利雕塑家專門鑄造的「孝子救親」,一個是法國藝術家鑄造了陸徵祥的「哭親像」,長跪於墓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哭親像」的由來,陸徵祥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接受羅光的訪問說:「我在凡爾賽和會時,寓舍前有兩個法國兵看門。後來我買了兩個銅鑄的法國兵,釘在陸公墓門。法國兵替我的老人家看門,老人家必喜歡。我對夫人說:『我常出門,不能每天到父母墳前拜掃,還是鑄一銅像代替我。』夫人以為很好。銅像鑄完後,鑄匠請我去看。像作跪形,形態很好。我對匠人說:『像上少了一件東西!兩眼下該加些淚粒。』因為陸徵祥哭親,哭必有淚。匠人遂於銅像上加鑄淚痕。」

另外「孝子救親」像是義大利雕塑家羅馬弱利(Genseppe Romagnoli)根據希臘古代傳說中愛能雅(Aeneas)英雄冒險於火中救父的故事而鑄以銅像。陸徵祥對「孝子救親圖」有云:「嗚呼!祭而豐,不如養之薄!生前未得侍奉,今日追悔何及。顧徵祥所不能已於此者,豈徒為先父母歿後追慕之表示,亦以誌遊子風木之痛,將與銅像而俱永耳。」陸徵祥還在墓地旁邊,修建了樓房,稱之為「慕廬」,準備做為暮年養老之所,並且在墓地旁打造了兩個墓穴,作為將來他們夫婦百年後安葬之處。只可惜後來他們都終老於異國,墓穴如今空空如也。

因為「慕廬」的原因,康有為寫信時就稱陸徵祥為「慕廬」老弟,據康有為七女康同環的女婿,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李雲光教授說,一九二二年正月康有為有寫信給陸徵祥賀年,但兩封信內容相似,都未寫完,可能因康有為對其中辭句不甚滿意,換紙另寫,而丟棄後,卻被家人珍藏。其中一封云:「慕廬老弟:獻歲發春,伏惟萬福,前歲懽談,預擬遊歐過滬時再銜杯為懽,並與嫂夫人即令媛相見。頃得賀柬,乃知行旌已在瑞士山水間,以喜以悵。『慕廬』刻於柬中,賀書飛於萬……」原信僅止於此(此信並未寄出,後為李雲光所藏)。

信中提到陸徵祥的夫人培德‧博斐(Berthe Bovy),她是比利時人。其祖父和父親都是比國將軍,與當時比國駐俄公使洛凱(Loghait)係極好的親戚,培德‧博斐也就隨洛凱常住俄京,且常出席各項應酬交際之場合,而當時俄皇宮廷中,以陸徵祥年少英俊、談吐溫文,於是兩人一見傾心,遂諧燕好。他們於一八九九年二月十二日在俄京結婚。婚後兩人並無子女,康有為信中說令媛顯然是錯的,她其實是培德夫人的內姪女。康有為寫此信之際,陸徵祥早已辭去外交總長,帶著妻子前往瑞士,住在羅伽那城的益達別墅。因妻子身染重病,醫生建議宜往歐洲養病。而信中說「『慕廬』刻於柬中」,乃是指陸徵祥寄給友人的賀年片上,印有一幅「慕廬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