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崇觀點:核電救國記

2016-12-22 07:00

? 人氣

原能會視察核三廠。(資料照/原能會官網)

原能會視察核三廠。(資料照/原能會官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 年5月號的《國際核工》(Nuclear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期刊,主文報導全世界核電廠,為了防止類似日本福島核事故再發生而忙著進行的改進措施。標題下醒目的文摘,用放大的字體舉出三個指標性的案例,台電公司的王琅琛博士赫然入列,他研發的「斷然處置」早已使他揚名國際,名列這篇世界指標性文章也是應該的。
 
讓我揚眉驚嘆的是,與王琅琛並列名的歐洲人克萊尼(Bozidar Krajnc),這個名字讓我想起28年前的一段往事,發生於南斯拉夫聯邦斯洛維尼亞(Slovenia)的克許扣(Krsko)核電廠。
 
話說位於維也納的國際原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在美國各地安排了許多「星探」,搜尋敦聘該署可用的專家,到全球核電廠解決問題。我被該署看中,掛著「核能專家」的頭銜,不論天涯海角,到世界各地督導核電廠安全。
 
1988年,我第一次出差到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由頗具聲望但極端獨裁的政治人物狄托(Josip Tito)領導,使用嚴厲的軍事手段,把9個民族捆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國家,但各族間遭受長久的宗教與世仇等因素,百年來常爆發戰事。對該地狀況無知的我,是帶著觀光客的心態,完全不知當地人正準備即將到來的戰爭。
 
在克許扣核電廠工作兩週後,與接待我的的人比較熟稔了,他們才通知我近乎晴天霹靂的情況:「如果有人半夜來敲你旅館房門,請不要驚慌,馬上收拾好行李,也不要多談,那是我們的人,用車把你往北送到奧地利,車程約兩小時,因為戰爭爆發了。」頓時,我如同由觀光客變成了逃難客,愉快的心情也變得忐忑不安。還好,5天後,我的仼務完成而離開了。

克許扣(Krsko)核電廠。(維基百科)
克許扣(Krsko)核電廠。(維基百科)


 
我回到美國不久,巴爾幹半島戰事真的爆發了,一片血腥。我一直密切注意戰事的報導,也知道美國的參與,例如,美國總統協助以坦克車車隊護送20萬人的族群大遷徙,目的在讓互相仇視的族群隔離,以減少殺戮。猶記得報紙的國際版有張頗大的相片,長長的隊伍像電影中摩西帶著他的族群出走,祗不過電影中的馬車被坦克車取代。
 
我再度到巴爾幹半島克許扣核電廠已是1992年,內戰結束了,原來的南斯拉夫變成9個獨立的小國。廠長招待我別開生面的晚宴,餐館位在茂密葡萄園山頂上,旨酒嘉餚,美不勝收。廠長主人招待我,唯一陪客即為上述的克萊尼,當時他很年輕,對核電安全有著執著的投入,二十多年來,我與他在世界各地核安與嚴重事故討論的會議上見面。
 
葡萄美酒催化,菜過三味後,大家都放鬆了,廠長開始講故事了:就在前一年,斯洛維尼亞宣布要獨立,引起南斯拉夫另一族波斯尼亞敵意打擊。這個彪悍民族攻打斯洛維尼亞,不讓他們獨立,引發了有名的「十日戰爭」。戰事結束,雙方幾無傷亡,這個小國家就成功獨立了,後來獲得世界各國的承認,也進入了聯合國。廠長興奮地説:「這都歸功於克許扣核電廠。」看到我一臉的茫然與好奇,廠長詳述來龍去脈。
 
克許扣核電廠是美國西屋公司的產品,當初向西屋購買核電廠,簽約時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發生戰爭。斯洛維尼亞是個小國,人材資源不多,而一個國家有了核電,技術轉移不能只包括運轉保養與安全事項。從國家體制而言,他們也須知道如何監督與管制,在購買契約中,有一項是,這個小國家在「必要時」,可要求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的技術支援,但是怎麼支援卻沒講清楚。
 
波斯尼亞攻打斯洛維尼亞時,為逼斯洛維尼亞就範,揚言要炸掉可許扣核電廠。當時,戰況緊急,斯洛維尼西立刻急電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請求技術支援,雖然不能斷定這種情況隸屬何類技術支援,但美國核管會覺得茲事體大,就立即向上級長官柯林頓總統報告。柯林頓當機立斷,即下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鬥機,以強大的火力打退波斯尼亞,斯洛維尼亞趁機組織武裝,宣布獨立。波斯尼亞無力也不想回頭攻打斯洛維尼亞,這是「十日戰爭」幾無傷亡的原因。廠長故事的結語:「這就是『核電救國記』。」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想到,一個國家的核電廠是是重要的資產,除了能帶給國家帶來經濟效益之外,也是國際上政治與軍事談判的籌碼,個中三昧反映出領導者的智慧。

*作者為美國麻省理工核工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