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劇場因何而建? 官僚結構與文化菁英的大都會迷戀

2016-12-15 07:00

? 人氣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重申以「文化扎根」作為施政主軸,從歷史扎根,從教育扎根,從在地扎根。(圖陳明仁/文邱坤良)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重申以「文化扎根」作為施政主軸,從歷史扎根,從教育扎根,從在地扎根。(圖陳明仁/文邱坤良)

台灣現代化過程中,城鄉差距由小漸大,反映在藝文層面更是明顯。包括戲曲在內的藝文資源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在台北市,其他都會(高雄、台南、台中)合起來,不及其十之一、二,遑論其他縣市。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在文化部前身文建會推動下,民族藝術、文化資產與社區營造受到關照,台灣主體性文化建構逐漸形成。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也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重申以「文化扎根」作為施政主軸,從歷史扎根,從教育扎根,從在地扎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傳藝中心在芝山岩另起爐灶的作法,讓三十年來原已蔚為風氣的社區營造、在地主義、文化分權顯得空洞虛幻,甚至面臨崩解。猛然驚覺:原來城鄉問題還根深蒂固存在,許多人離不開台北,或嚮往來台北,最好的工作地點在台北,台北最好的地點在捷運可到達的地方。於是產生兩種循環:一種是台北市邁向國際藝術之都,獨領風騷、一支獨秀,從台北的觀點,這是良性循環;另一種是台北之外的縣市,藝術文化永遠處於弱勢,這是惡性循環。

文化部前部長於2014年4月24日率多位「國寶級」的藝師、學者視察台戲中心工程進度與未來遠景,贏來一片叫好聲。相對之下,2016年5月18日宜蘭縣長林聰賢帶著在地表演團體代表,向傳藝高層請求勿讓園區淪為商業遊樂區,高層敷衍兩句,「保證勿忘初衷,會繼續致力於傳統文化」,就四兩撥千斤唬弄過去了。文化部與傳藝中心高層對放棄宜蘭園區自有一套說詞,辯稱「宜蘭園區」與台戲中心的「北館」、左營豫劇園區的「南館」,鼎足而三,陣容整齊,這麼說,似乎傳藝中心浴火鳳凰,戲曲文化德澤廣被,中華文化復興了?藝文事務的中心與邊陲,就是這樣被制約的。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於2014年4月24日率多位藝師、學者視察台戲中心工程進度與未來遠景,並表示:「臺灣戲曲中心完工後,一定是所有華文世界戲曲藝術必訪的碼頭!」(取自台灣戲曲中心官網)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於2014年4月24日率多位藝師、學者視察台戲中心工程進度與未來遠景,並表示:「臺灣戲曲中心完工後,一定是所有華文世界戲曲藝術必訪的碼頭!」(取自台灣戲曲中心官網)

傳藝中心讓自己陷入定位混淆,台戲中心謀未定而先動,著實有行政盲點。然而,這些問題沒有太多人會在乎。大家多「正向」往前看,看到台北芝山岩出現了兩座現代化劇場,大都會藝文版圖愈加鈞天廣樂、盛世元音。在人文薈萃的台北,任何表演場館都是被期待的,都像一棵花叢,能招蜂引蝶,也吸引採蜜人和捕蝶人。不管劇場是哪個單位興建,歸文化部門也好,屬於教育部、農委會、客委會、原民會也好,能釋出表演場地,皆讓表演者額首稱慶,觀眾也開心。

台戲中心的大劇院、小劇院要塞滿節目並不困難,因為嗷嗷待哺的表演團體比比皆是。這僅就台北地區而言,其他縣市演藝廳開館之後就難以為繼,劇場只能送票,即便如此,仍經常門可羅雀,台北與其他縣市之間,天差地遠。

台戲中心如果要公開徵件,可以想見,琳瑯滿目的節目企劃,將如雪片般飛來。台戲中心的創立,讓公關企劃看到了商機。許多年輕熱情的藝術行政、企劃人才紛紛上場,資歷淺的為表演團體當公關、行政,人脈好的組織公司,全國遞案,為行政機關執行藝文業務,標案標習慣了,自有一套SOP。他們所擬定的內容有不少具有前瞻性與可行性,問題是這些構想多屬泛文化概念,放在哪個部門都講得通。台戲中心的營運也給表演藝術家演出機會,年輕藝文工作者多了一個選擇。另外,經常參與傳藝中心業務的學者專家會更忙碌,他們得繼續像勘輿師一樣,為「業主」看風水,提供意見,評審活動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