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興隆專欄:FEW─科技與永續緊密關連的起點

2019-11-27 07:00

? 人氣

Food(食物)、Energy(能源)、Water(水)是人類生存的關鍵,也是影響氣候變遷的核心因子。食物、能源、水是“稀少性”(Few)的資源嗎?他們三者之間又什麼關聯?(示意圖,取自pixabay)

Food(食物)、Energy(能源)、Water(水)是人類生存的關鍵,也是影響氣候變遷的核心因子。食物、能源、水是“稀少性”(Few)的資源嗎?他們三者之間又什麼關聯?(示意圖,取自pixabay)

FEW是一個英文單字,翻成中文是「少」的意思。FEW這三個字母,也可以分別看作是Food(食物)、Energy(能源)、Water(水)這個單字的組合。食物、能源、水是人類生存的關鍵,也是影響氣候變遷的核心因子。食物、能源、水是「稀少性」(Few)的資源嗎?他們三者之間又什麼關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簡單的回答是:要看情形。例如,如果你不在意全球暖化,那麼還夠用兩三百年的煤炭存量,不會有什麼能源不足的問題需要擔心。如果沒有遇到乾旱,讓科學園區必需要靠水車到處搶水以維持生產線的運作,我們很難體會台灣存在缺水問題,因為往往一個颱風帶來的水量,讓我們瞬間就將台灣是水資源貧乏地區的事實拋諸腦後。

隨著全球化帶動的科技水平移轉,世界出現了金磚四國,我們也看到中國與印度在經濟上的崛起。在過去,極端貧窮人口(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佔全球總人口數,由1990年的36%降到2010年的16%再降到2015年的10%,過去25年來,有超過10億人口脫離貧窮,這項聯合國引以為傲的成就,主要的關鍵就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引導農村的脫貧。然而,消除貧窮是一回事,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又是另一回事。想像一下,如果這兩個國家加起來將近30億的人口,他們也將過著跟擁有不到3.3億人口的美國一樣的生活條件時,我們需要多少個地球才夠呢?「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指出,在2019年如果我們每個人現在都想過著跟美國人一樣的生活,我們需要5個地球才夠用。顯然,雖然透過科技的水平轉移讓全球化的「複製貼上」促進了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然而,相對應帶來的資,源消耗與環境負荷,卻不是「複製貼上」可以處理的。這也讓我們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食物、能源、水是「稀少性」(Few)的資源嗎?答案是:是,它們當然是稀少資源,因為我們都想要有高品質的生活。

中國農村留守的老人。(Romain Guy from Lyon, France∕維基百科)
過去25年來,有超過10億人口脫離貧窮,這項聯合國引以為傲的成就,主要的關鍵就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引導農村的脫貧。然而,消除貧窮是一回事,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圖為中國農村留守的老人。(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帶動人類生活福祉的提升,除了上述的全球化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創新。過去,只有帝王貴族有機會在沒有冰箱的夏天裡吃冰;現在,在台灣一般人的生活,幾乎每個人都過著比以前任何一位帝王貴族更奢華的生活,大家只要想像出門的交通工具與打開冰箱看到的東西就可以知道,這是科技創新的結果。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在二次大戰結束時,仍維持在50歲左右,然而,因著抗生素的發現與各樣疫苗的開發,到了1970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提高到70歲了,到了今年,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這是多重科技創新的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