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法官都開罵 蔡英文到底招誰惹誰了?

2016-12-02 06:30

? 人氣

重新檢視十七年前的全國司改會議做成的結論,何者落實,何者猶有空缺,何者又與社會氣氛或政治現實產生落差?比方說,蔡英文在競選政見中,直接挑明了「觀審制」不可行,她主張在「參審制」和「陪審制」間討論,先不論制度變革幅度大得驚人,就任總統半年她理當對剪報分案、名嘴辦案、網友(媒體)未審先判體會深重,當司法案件成為政治事件,人人都可出一張嘴的時候,就是蔡英文心目中的司改目標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司改地基打了至少十七年 萬勿自己搞得煙塵瀰漫

司法當然需要改革,司法更需要人民信賴,而信賴感的累積,誠如法官協會所言,絕不可能從「政客、媒體消費司法」而得,尤其不需要權力者消費司法,舉例而言,維冠大樓倒塌案判決出爐,台南市長賴清德要法官「踹共」;最高行政法院判決黨產會凍結國民黨銀行資產敗訴,黨產會質疑法官弄錯法條,繼續加碼行政處分;國民黨提了釋憲案被駁回,也得不到三席立委之義助,尋求憲法終局解釋的可能;而被廢法的紅十字會提了釋憲案迄無下文,釋憲案沒下文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謂的「改革」也沒下文;若執政者都否決司法判決和司法救濟的可行性,又如何能樹立司法的公信力?

或許有感於民調低迷或爭議不斷,蔡英文在出席一場長照活動時談起「改革」有感而發說,有改革急不得,有些工作像蓋房子一樣,「短時間內,你只會看到煙塵瀰漫,但一定要把把地基打好,房子蓋起來才會堅固。」其實,司法改革的地基已經打了豈止十七年?她要做的是鞏固和強化,吹起漫天煙塵的反而是她行禮如儀且無必要的「泛論」。

司改國是會議明年即將召開,這一次不若過往由法官主導或律師主導,而納入了各行各業,甚至還有網路匯集意見,煙塵必然遠甚於過往,國是會議不是選舉舞台,法官協會的反彈容或讓蔡英文不快,但有句話不能不聽:「那些政治語言,或許可以凝聚一時的改革能量,但請適可而止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夏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