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Libra的系統性風險與金融體系的合法性危機

2019-11-08 05:50

? 人氣

在對財富與力量的追求上,矽谷與華爾街彷彿彼此的鏡像。而以創新創業與自由市場精神作為立國根本的美國,如果成為必須由政府來審批創新方向,即使考慮金融系統性風險這個上位概念,仍然會讓幣鏈圈邊陲精英感到不以為然。互聯網與高科技的快速演化,改變了晉升精英的渠道與過程,對邊陲精英而言,既然金融與科技互為表裡,金融倚賴科技,科技為何不能領導金融?這正是許多美國幣鏈圈領袖在面對各國監管機構時往往在其「去中心化」的意識型態上特別堅持的深層心理。當互聯網巨頭企業領袖的政經影響力不斷加強時,政治精英當然想收編制衡。但政府是否真為人民服務?誠如芝加哥學派大師斯蒂格勒在關於經濟管制的經典論文中指出:國家機器與國家權力是所有產業的助力與威脅。結合金融、科技與國家機器的的新型政治精英尋求擴權,恐怕是公民社會更需警惕的潛在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在《邊陲精英與互聯網新秩序》中曾援引Hedley Bull依據「新中世紀主義」(New Medievalism)所勾勒想像的國家體系的替代形式:

主權國家可能走向消亡,而且取代主權國家的並不是一個世界政府,而是一個現代和世俗的、類似存在於中世紀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世界政治組合形式 ⋯⋯ 假如現代國家要同地區性和世界性的權威以及次國家(sub-state)或次民族(sub-national)的權威一起分享對本國民眾的管轄權 ⋯⋯ 那種權威重疊與效忠對象交叉的結構,可能一方面把各國人團結在世界社會之中,另一方面又防止權力集中在一個世界政府的手中,從而避免主權國家體系中通常面臨的危險。

運營全球級穩定幣的平台,不論以何種組織型態存在,已具有一個競爭性世界政府的雛形。中心與邊陲的金融精英爭奪資源與勢力範圍的場域,早已延伸到互聯網與密碼學超空間等新的維度。互聯網科技強化了掌握優勢資訊技術的大國利用諸般手段全球制霸的能力,平民及弱國在運用資訊科技方面的「駭客化」,也同時弱化了大國無限制貫徹國家利益的潛力。在新維度的激烈鬥爭中被形塑的「中世紀」互聯網新秩序,是否比既有的體系更有秩序,還是會成為「人皆相伐」的霍布斯黑暗森林?

拿破崙戰爭之後,梅特涅為歐洲設計了一套「維也納體系」,讓歐洲享有了直到一戰的百年和平。二戰結束後,英美蘇設計了一套「雅爾達體系」,將世界劃分成犬牙交錯的兩個陣營。而在蘇聯打破美國的核武壟斷之後,冷戰鐵幕讓雅爾達體系成為核武威懾下的恐怖平衡。在全球低增長高槓桿的時代,互聯網科技亦對既有金融體系有著核武般的威懾力。但人類是否有設計出超越雅爾達體系的政治智慧?這是面對反全球化浪潮的世界所必須積極求索解答的難題。也許,世界需要的,不是企圖染指金融的科技工程宅,而是懂得善用科技的金融梅特涅。

*作者為源鉑資本創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