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給魚vs給釣竿─期待未來只在博物館才看得到貧窮

2016-12-05 08:10

? 人氣

台灣經過超過半世紀的經濟發展,在消除貧窮方面的成績相當值得肯定;去年世銀公布的報告中顯示,台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之人口比率為全球最低,僅1.5%,較之一般人印象中富豪滿街、油金充斥的沙烏地阿拉伯表現還好很多─沙國貧窮人口比率是12.7%、排名第10。而排名第2低的馬來西亞比率是3.8%,台灣在消除貧窮上的成績確實值得肯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畢竟仍是有1.5%的貧窮人口,而且展望未來,政府的社福預算是很難降下來,這其實是所有國家面對的共同問題:社福預算幾乎只能增不能降,只有財務困窘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動到社福預算,不過,這卻是相當「傷感情」的事,因為受惠者一定反對、不高興。所以,政府在維持相同社福支出的同時,更該考量對預算內涵多用心─多一點給釣竿、讓領取者脫貧的政策,少一點純領錢、有道德風險潛在風險的政策。

其實,類似的觀念與作法已有民間企業與財團法人在作。例如中信金慈善基金會以「信扶專案」協助弱勢創業脫貧,幾年下來已協助上百個家庭脫貧;創世基金會輔導弱勢者創業、喜憨兒基金會成立烘焙工場、陽光基金會的庇護工場與洗車中心更已運作超過20年,富邦基金會則針對弱勢第2代以加強教育與鼓勵存款方式協助脫貧。這些作法雖然方式迴異,但內涵與核心理念則都是「給釣竿」而不是「給魚」。

當民間單位都早已轉念多強化「給釣竿」時,遺憾的是台灣政府缺少創意加上怠惰,社福支出與觀念幾乎都是停留在「訂定請領資格門檻」,然後就是「給錢了事」。如果政府作法與觀念能更多的轉向「給釣竿」,台灣的貧窮人口比例應該可以更低。

尤納斯曾經說出一個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子孫將只會在博物館裡見識到貧窮」。希望台灣能早日達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