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父親曾經走過的道路上:《黃天鵬傳記》選摘(1)

2019-11-14 05:10

? 人氣

黃天鵬曾任《申報》編輯、《時事新報》總編輯、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等職。著作多達二十餘本,為中國新聞界著作最豐富之人,對中國近代新聞及學術界影響深遠。(作者提供)

黃天鵬曾任《申報》編輯、《時事新報》總編輯、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等職。著作多達二十餘本,為中國新聞界著作最豐富之人,對中國近代新聞及學術界影響深遠。(作者提供)

黃天鵬曾任《申報》編輯、《時事新報》總編輯、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等職。著作多達二十餘本,為中國新聞界著作最豐富之人,對中國近代新聞及學術界影響深遠。抗日戰爭期間,包括國民黨《中央日報》、民營《大公報》及共產黨周恩來主導的《新華日報》等十大報,在蔣介石指示下合組成戰時首都惟一報紙《重慶各報聯合版》,黃天鵬任總經理,在槍林彈雨中負起重責,無懼生死,與彈共眠,獲蔣中正召見嘉勉,葉楚傖封為「筆軍總司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府遷台實施戒嚴,時任國大代表的黃天鵬不畏強權,與總統府資政張知本、黨政要員鄭彥棻創辦「中國憲法學會」,發行刊物《憲政時代》,鼓吹民主與憲政。1958年蔣中正公開反對修憲,黃天鵬提出聲明,要求持續推動民主憲政,設置研究機構,研究憲政問題。

她就靜靜地、無聲無息地、待在交通銀行的金庫裡,若沒有這一念之思,就任由天老地荒、海枯石爛,只為等待有緣人的回眸一顧與嫣然一笑。這世上,又有誰像我一樣如此渴求從她的字裡行間,得知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

行員從金庫搬來五大箱,說是一直聯繫不上保險箱的承租人,十多年前在法院的陪同下破箱並將所有物品密封放在金庫,也因此,書籍、手札、文件,得以完整保留下來。這些都是旅居美國的佩玉姊寄存的父親遺物。姊姊後來因病情急速惡化,返臺治療,記不得許多事情,她保存的物品部分失散了、部分在銀行裡。

第一個箱子打開以後,佩正哥一一檢視,父親的珍藏一一重現,我們倆皆激動萬分,這天是民國一○六年元月四日。為了取出這些遺物,前一晚我由廣州轉澳門返回臺北,佩正哥由香港搭機前來,我們皆在海外工作,約了半年才敲定在元月一起休假回臺。

箱中裡有很多信封袋和塑膠袋,佩正哥拿出一個雙耳為龍、柱腳為獸的浮雕六鶴銅鼎,這是從小就放在哥哥房間的古董;接著有好幾個彩繪各色人物及慶典活動花瓶,還有年代久遠、樣貌古樸的瓷器,其中一只河南登封窯白釉珍珠地虎紋梅花浮雕瓶,居然和家中的一只,一模一樣,一個由姊姊保存,一個由我留著,而姊姊已於民國一○三年三月九日香消玉殞,幻化成福德公墓樹葬區的塵土。

一本又一本的相冊出現了,彷彿連續播放的幻燈片般,重現了逝去的年代。當我深陷於時光隧道時,耳邊傳來哥哥驚呼聲:「找到了,父親的著作,全給你。啊!這是父親最重要的珍藏──民國二十八年《重慶各報聯合版》!」由於戰時紙質不佳,報紙被蟲蛀了,稍一翻動,就有許多碎屑灑了出來,只好原封不動的擺著,必須找到文物修復專家才行。

文件和物品實在太多,整個下午,從日懸中天到斜陽西照,才粗略檢視三箱的內容物,而我倆已經滿頭大汗,佩正哥說另外找時間再一起打開其它兩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