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魔鬼的致命誘惑─造假的學術研究導致澳洲大學教授被判刑

2016-10-29 06:40

? 人氣

布魯斯與卡洛琳的案子是由昆士蘭大學校方發現且調查,然後告知期刊單位撤除它們的著作,且向法院提出對他們的詐欺告訴。布魯斯已經被撤除超過四篇作品,卡洛琳則被撤除三篇,卡洛琳的作品都是和布魯斯聯名。當布魯斯在今年四月因為17件詐欺相關案件被判二年徒刑,罪名包含變造研究紀錄、造假、偽造文書與意圖詐欺(false records, forgery, forging documents and attempted fraud);在法庭上,布魯斯承認以上指控以求輕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布魯斯與卡洛琳刊登在《歐洲神經內科期刊》的作品聲稱,對巴金森氏症的治療研究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但在事實上,他們聲稱的研究成果被昆士蘭大學舉發根本沒有進行,卻利用造假而刊登的論文募集後續的研究經費。聽審的法官Magistrate Tina Privitera斥責:「你們聲稱的研究給巴金森氏患者錯誤的期待,也誤導其他研究人員。」(參考雪梨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

如果笹井芳樹選擇輕微看重自己所屬機構的團體聲譽,認清自己對小保方晴子過度信任的事實,他可以選擇主動要求撤除發表在《自然》的論文,也徹底釐清所有責任歸屬,甚至進行涉及刑事的調查,讓加害人與被害人的界定更清楚呈現。放下,才可以坦然的重新開始。

昆士蘭大學保住學術聲譽更避免全球醫學界被誤導

年輕的卡洛琳在這起昆士蘭大學的醜聞居於配角,她被指控七項罪名,包含三項詐欺與四項詐欺未遂(attempted fraud)。她不承認有罪,迫使官司多纏訟六個月。最後,她僅被指控七項罪名,遠少於布魯斯的17項罪名,卻因為不認罪,而被判處與她上司相同的二年徒刑,但獲得緩刑。卡洛琳的律師在宣判後對記者表示判決結果合理(fair)。

如果卡洛琳當初承認有罪,她的刑期會更輕,但為了學術生涯,她決定賭下去。事後被判有罪,她也深知聯名造假論文的作者當然須承擔責任,因為她當初可以選擇不涉入,甚至可以選擇離開布魯斯負責的研究中心。

不同於大部分的學術舞弊案件是由讀者發現而舉報,或由期刊主編發現,而展開調查,知名案例是陳震遠兄弟與蔣偉寧前部長的造假審查。昆士蘭大學在發現研究中心主任布魯斯行為有鬼的時候,就主動調查,甚至罕見地提出司法告訴。這個作為讓全球學術界對昆士蘭大學的學術品質反而信任。

學術界的魔鬼誘惑

學術界的魔鬼誘惑有二:第一是為求升等、計畫經費、學術聲譽,而從事造假或變造研究。第二是源源不絕的年輕研究生進入掌控範圍(尤其是朝夕相處的研究生與實驗室),而引發人的慾望。澳洲媒體聲稱布魯斯與可洛琳之間過從甚密(intimately involved)。日本媒體也爆料稱「笹井與小保方有不一般的曖昧關係,兩人被發現在研究室有過分親熱舉動。」

學術研究工作的唯一信仰是追求真理,在納入「人」的特質後,而衍生出人文關懷的詮釋與社會熱誠的規範性研究,這是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範疇,追求真善美。大隅良典主張:要求科學研究「有用」,形同宣判基礎科學死刑。因為「有用」這個詞正在戕害社會,基礎科學真正「有用」可能要到100年以後。

學術的「有用」是科技或服務業的創新模式,「有用」就「有利」,民間企業或個人會自動去發掘「有用」的技術或模式。相反的,一旦由納稅人血汗錢支應的國家學術活動往「有用」方向靠攏,就會衍生出對哪個政黨「有用」?對哪行業「有用」?對哪些人「有用」?對自己人生尚不曾達成的慾望是否「有用」等各種算計?這些慾望包含支配權力的滋味、物質財富的體驗、進口豪華轎車的代步、小白球的揮桿痛快、青春肉體的嚐鮮,或者是君臨天下、萬民擁戴的虛榮感。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