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大隅良典獲諾獎,一掃日本近年之學術舞弊醜聞陰霾

2016-10-14 06:50

? 人氣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日本「自噬作用」研究先驅大隅良典獲獎(AP)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日本「自噬作用」研究先驅大隅良典獲獎(AP)

學術工作者(scholars),尤其是現代科學家(scientists),發表論文是宿命,更是證明學術績效的有效途徑(甚至可能是唯一途徑)。將研究人員或學術機構績效量化的指標是論文發表篇數,以及影響力係數(impact factors)。這個衡量標準,不分東方或西方,不分貧窮或富裕,通用於全球。編制SCIE或SSCI索引認證指標,以及影響力係數的單位,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不是哈佛大學或劍橋大學等名校,而是目前被轉賣到Thomson Reuters的這家公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僅學術圈內重視索引標章認證與影響力係數,當媒體報導「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之類的報導時,也會補充說明「排名採用數據包括獲諾貝爾獎(Nobel Prize)與費爾茲獎章(Fields Medal)的校友和教師數、高被引科學家數、發表於《Nature》和《Science》的論文數、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師均學術表現等指標。」

為了讓大家一窺影響係數的重要性,我用下表列舉四個期刊說明,然後回顧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Ōsumi Yoshinori,1945年2月9日出生,目前72歲)與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1983年9月25日出生,目前33歲)的故事。

圖示。(作者提供,風傳媒製表)
圖示。(作者提供,風傳媒製表)

大隅良典因為「細胞自噬」(autophagy)的研究貢獻,獲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他在細胞學專業領域的成名作品,是在1992年發表在《細胞生物學》。也就是說,大隅良典在47歲的年紀,終於在細胞學專業領域成名,研究成果獲得影響係數接近10點的期刊所肯定。他的研究成果持續發展,也持續受到肯定,後續研究成果終於在1998年登上《自然》期刊,影響係數高達38點。他在53歲的年齡獲得全球頂尖期刊的肯定後,後續研究成果持續刊登在頂尖期刊。

自然期刊公告撤除小保方晴子論文之網頁
自然期刊公告撤除小保方晴子論文之網頁

相對的,另一位年輕的細胞生物學家小保方晴子卻是在2014年的31歲年紀,就將博士論文延伸的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期刊,發表了世界首例有效製作STAP(stimulus-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刺激惹起性多能性獲得細胞)動物細胞的論文,而被日本媒體封為首位日本女性的諾貝爾獎的潛在人選。小保方晴子的閃爍,似乎讓大隅良典在53歲才刊登在《自然》期刊的成就,顯得相對笨拙與遲緩。

然而,小保方晴子的研究成果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Paul Knoepfler等科學家提出公開質疑後,經過數個月的調查與重複實驗,終究被認定是舞弊與造假;最終,《自然》期刊在2014年7月3日正式宣布撤除該篇論文。在小保方晴子的刊登作品受到質疑的同時,她服務的研究機構,以及她取得博士學位的早稻田大學也啟動調查。早稻田大學對她的博士論文進行徹底的實質再審查,決議要求她對博士論文被質疑部分進行重做且重寫。經過再審查後,早稻田大學在2015年11月2日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學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