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區塊鏈與大數據驅動的金融業

2016-10-27 06:30

? 人氣

化簡為繁的金融黑魔術,是否會被數學與大數據徹底拆穿?(作者提供)

化簡為繁的金融黑魔術,是否會被數學與大數據徹底拆穿?(作者提供)

在推廣區塊鏈技術與帳聯網的策略願景時,最常聽見的問題,就是許多人對金融科技相關的議題與關鍵術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知所云。如同任何有悠久歷史的專業領域,金融業伴隨人類兩千年的歷史也發展出來很多高深莫測的術語、獨特甚至隱晦的商業邏輯,以及在不經意中流露出的專業傲慢。這些因為金融家們的人性弱點而導致的溝通困難,其實是推廣金融知識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最大的人為障礙。因此,我在多次演講中都曾以一幅「華爾街數學看世界」的漫畫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爾街數學看世界漫畫。(作者提供)
華爾街數學看世界漫畫。(作者提供)

對許多在學校制式教育中吃過苦頭的人,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數學符號就頭皮發麻,腦袋放空,希望像漫畫右下角的天縱英明的教授一樣,能夠奇蹟式的靈光一閃,直接看穿繁複方程式的內在邏輯結構,化繁為簡、以簡御繁,輕輕鬆鬆地推導出簡潔美妙的答案,並在嘴角邊泛起一絲得意的微笑,接受台下一眾學生的讚賞。但是這個方程式真的成立嗎?只要用上一點基本的三角函數與微積分,不難迅速看出這個等式其實只是一系列的「換句話說」: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這幅看似揶揄的漫畫其實透露了非常多當今全球金融業在監理、溝通與決策的本質與問題。

監理面:金融業是一個用規則制訂出來的「虛擬實境」,而制定規則本身就是一件人為武斷的事。 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仍然受到物理世界與經濟條件的約束。數學作為普世中唯一不可辯駁的精準語言可以用來描述很多物理與經濟現象,但本身是「空」的。「1 + 1 = 2」與「一加一等於二」在抽象代數上同構,在人類語言上等效,但是為什麼要把兩個一加起來,這兩個一代表何種金融市場中可以量度的現象,數學本身無法給出答案。金融監理規則雖然在金融領域中有「聖經」的地位,但不同「解經」的角度與權威,在數學上面或許都能達成共識,但其背後的思維與心態,仍反映了該監理管轄範圍內的政治與商業現實。金融業的邊界,與其說是反映市場需求,毋寧說是各種試圖爭奪市場的陣營權力鬥爭的暫時狀態。監理規則的制定反映了一時一地的價值觀與勢力均衡,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程度的隨意性。但主觀願望不可能脫離客觀實際,「1 + 1 = 2」與「一加一等於二」後面所昭示的普遍性與不變性,是凌駕於任何公權力之上的。儘管如此,以威權邏輯架構的「PhD本位」金融監理機制,仍在全球蓬勃發展。這樣的結構是否持續對社會經濟帶來正面效益,看看債券市場人士對零利率與負利率環境造成的後果有多擔心,就能明白。

溝通面:金融之所以在人類史曾經被認定為是「黑魔術」(dark art),除了因為宗教原因而讓金融業成為某些被法律歧視的族群維生的行當之外,就是因為其先天的隱密性、專業性與受權力特許經營的特性,讓金融業發展出很多炫人耳目的術語與盡在不言中的潛規則,讓不在小圈圈之內的外行人難窺堂奧。商業銀行家、債券交易員、保險業務員、股市分析師、基金經理人各有各的行話,也常常會在業務面各說各話,實際上談的卻是本質上相同的一件事情。這些溝通上的壁壘與不必要的故弄玄虛,固然可以增進內行人在分秒必爭、錙銖必較的金融市場中溝通的效率,但也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肇因之一。金融業其實是利用資訊不對稱與數據不完備在跨時空資源調度騰挪之中套利,既是風險的買方,也是風險的賣方。風險管理之中關於風險因素的認知與定價,很容易受到不精準的人類語言所干擾。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情緒會受到遣詞用句的影響。當金融交易業務與監理流程仍然是仰賴人工之時,一個融資專案如何被論述,論述如何被呈現,如何用順耳的詞彙營造有利審批的氛圍,往往比專案本身的風險與回報更重要。當金融業發展成追求增量的金融超市,許多金融商品如同保單一般,是賣出來的。用戶為何要買這些商品,以及某些用戶為何比其他用戶更適合買某些商品,往往都是從宣傳策略營造買氣出發,不見得是從用戶甚至社會的真實需求出發。這種過度供給的情形,會在市場製造出過多的「相關性」風險,在全球金融業高度互聯的世界裡,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可以在微秒內透過各種網絡在全球擴散,其潛在影響將超越人類感知能力的極限。一旦出現愈來愈多的人工智能發動的交易,以及企圖利用監控程式捕捉全球範圍內稍縱即逝的套利機會之時,用人類語言主導建構的金融體系,恐怕無法描述甚至充分掌握在計算機網絡中每秒幾十萬次上下的市場微觀結構。歷史證明,無知並不可怕,對無知的恐懼與不確定是否無知的疑慮,是金融危機的關鍵成因。隨著金融業愈發受掌握尖端資訊科技的跨國企業主宰,如何真正構建一套真正可以促進理解的全球訊息交換底層架構,非常重要。

決策面:傳統金融業與醫療行業在決策權這件事上「論資排輩」,驚人地相似。雖然年輕交易員敢賭狂賺的消息一直是財經傳媒津津樂道的金融八卦,從全球觀點來看,這些多是小概率事件。流連忘返的賭客終有撞上黑天鵝自爆的時刻。雖然金融危機是否有遍歷性(ergodicity)仍是未決問題,金融界的老行尊被認定為經歷過夠多次市場波動洗禮,所以能夠善用經驗法則來協助金融機構趨吉避凶,彷彿病患先驗地判定老醫生因為資格老、經驗足,所以治病更不容易出錯一樣,已經成為金融體制運作的假設之一。在面對未知的風險時,由於金融業激勵機制的設計鼓勵槓桿他人的錢追求短期獲利,而飽經風霜的老前輩已經養尊處優,在權衡得失後往往選擇小心行事,在決策流程中形成了制衡。但經驗法則只能建立在穩定的因果關係之上,對本質上屬於複雜系統的金融市場而言,源自量子物理的測不準原理所彰顯的思維範式,因為在前提假設上就接受了系統內稟的不確定性,反而比源自古典物理「秋水文章不染塵」的宇宙觀更為適合作為決策基礎。這種思維的特點,就是必須要能充分認識,無論「1 + 1 = 2」在數學上如何不證自明,數字背後所要描述的現象從來就不是亙古不變的定律。金融市場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市場一直在變。過去的經驗不一定能克服未來的考驗。資格老、官位大不一定錶就比較準,當錶本身就無法準,且市場對時間的感知以及相應的風險管理舉措,都超過習慣於線性思維的決策者所能預期與認識的範圍時,盲目地讓總結某些不見得具代表性的教訓所導出的經驗法則有類似於「1 + 1 = 2」數學定律的地位,而不是利用廣泛搜集大數據,不含先驗假設地檢驗大數據之間浮現的相關性與其解釋預測力後,再進行決策,其實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傲慢。

從這三個面向來理解區塊鏈科技對金融創新與全球金融業的重要性,可以得出一個大膽假設:全球金融業因為互聯網資訊科技的快速演進,正在經歷一場從經驗法則到數學規律到數據驅動的範式轉移。在這個轉移過程中,區塊鏈不一定是歷史進程的結論,但應該是必經的段落。如世界經濟論壇於2016年出版的關於區塊鏈科技對金融業衝擊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二戰後每次資訊科技革新的里程碑之後,都伴隨著金融業服務模式的全面升級。移動互聯網、生物辨識、雲計算、機器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等,都是已經存在多年,但尚未被充分整合到金融基礎建設之中的重要技術。整合這些技術所需的資源與時機,已經成熟。

二戰後的資訊科技發展里程碑都伴隨著金融服務模式的改變,(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作者提供)
二戰後的資訊科技發展里程碑都伴隨著金融服務模式的改變,(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作者提供)

區塊鏈之所以重要,除了其不可磨滅、不可否認、不受任意干預的多中心化技術特性,就是其基於密碼學的基礎架構,有機會讓金融界關於投資、營運與監理的各項決策,能夠透過一個互聯互通的底層數據交換基礎建設,讓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能夠更誠實、謙卑、客觀地面對充滿未知風險的真實世界,有系統地權衡得失並採取行動。在範式轉移的過程中,人的角色或許會被限縮,但那主要是在處理重複性工作的層面上,對已經透過區塊鏈認證過後的大數據如何研判,如何策略佈局,至少在金融的場域中,還是(暫時)遠比圍棋與西洋棋要更難為人工智能所超越的人類能力。

區塊鏈多中心化的架構,讓有技術與理念的人民可以利用數位貨幣與智能合約在既有互聯網通訊協定的基礎上,開啟許多新的維度。每個新維度所開啟的空間,可以看成是人類自由思想、自在徜徉的小宇宙。只要人類心靈可以存取這個小宇宙的資源,或是藉由這個小宇宙傳遞訊息,並且享有選擇記憶與遺忘的主控權,將會對所有追求權力極大化的政府與政客構成超主權、超國界的制衡力量。這股制衡力量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更開闊的思維心態與組織架構。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一群奠基於區塊鏈多中心化範式的程式協助金融市場參與者不被華爾街數學所蒙蔽,但這樣一個美麗新世界當中的程式開發主導力量,或許是比華爾街銀行家更小撮的一群人。他們也許不會比民選政府官員更不可信,卻不見得比資安駭客更不可控。如何問責於這些有能力操縱金融科技的強者,將是愈發受大數據驅動的全球金融業必須及早面對的關鍵問題。

*作者為旅居香港的金融觀察家與專業投資人,源鉑資本(Kyber Capital)執行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