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錫堦觀點:以願景推動改革的建言全文

2016-10-04 06:5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沒有忘記她競選時的承諾和願景吧?「點亮台灣 LIGHT UP TAIWAN」!(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總統沒有忘記她競選時的承諾和願景吧?「點亮台灣 LIGHT UP TAIWAN」!(取自蔡英文臉書)

從事政治與社會運動35年,啟蒙於加入新潮流初期,接受部分左派朋友的影響,因而熱血沸騰地投身工運。當時適逢德國統一,東德社會主義崩潰;接著東歐及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解體。資本主義全球化成為趨勢,左派理想逐漸式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台灣,獨立運動者普遍欠缺左派思維,旨在推翻國民黨,讓人憂慮獨立後所建立的國家,和國民黨圖利資本家可能沒啥不同。唯獨新潮流早年提出三面紅旗,主張台灣獨立、群眾路線加上「社會民主」,有較清楚的治國意識形態。1989年以新潮流為核心的「新國家聯線」,在立委選舉時提出「建立東方的瑞士」建國理想,雖尚無具體政策主張,卻已引起民眾看到遠景的興奮,那一年,新國家聯線候選人幾乎全數當選。

1985年選舉時,我趁勢出版《民主政治ABC》漫畫小冊,詮釋黨外運動理念及建國理想;1989年選舉則出版《漫畫台灣人》,破解國民黨對獨立運動者的標籤,並描繪「東方瑞士」的理想藍圖。兩本漫畫小冊各出版了30多萬本,為新潮流候選人競選文宣之一,因為有趣易懂反應熱烈,頗獲好評。

從事工運時期,極力摸索運動方向,拋棄左派教條主義,以「產業民主」「社會民主」定調為運動目標。開始鑽研北歐(尤其是瑞典)制度形成的興趣。金融海嘯之後,世界經濟論壇及社會論壇不約而同地檢討「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金融政商結構造成嚴重貧富懸殊及貧窮問題,儼然成為全球性難解困局。北歐「瑞典模式」遂成為會議討論重點,一致認為它將是本世紀發展的出路。

筆者試著參考瑞典理想國成功的經驗,並考慮台灣經驗及文化差異性,描繪未來台灣願景藍圖。希望有助於從政者和社運界的宏觀視野,帶引人民一起追求「創造希望‧平凡幸福的和平國度」,永續傳承。

壹、新政府的困境在於看不到願景

新政府上台趕緊要兌現選舉支票,一休一例、周休二日、七休一、年金改革、調高基本工資接連上陣,政務積極確實有別於國民黨執政。若非民進黨執政,空服員罷工爭權益、高速公路收費員自救會合理補償等問題,恐怕不會迅速解決。然而民眾對蔡總統和內閣的滿意度卻逐日下降。

 新政府掌握到當前政經社會問題,有很強的問題意識,但是欠缺核心價值,沒有團結國人的願景。社會宏觀共識沒有建立,急著解決問題,反而陷入利益團體相互攻訐、搶奪的混亂。即便迅速化解空服員罷工的勞資爭議、高速公路收費員補償,社會只看到「撒錢安撫」。對勞動人權的社會教育、共識闕如,反被譏政府軟弱,會吵的人有糖吃、拿納稅人的錢當散財童子。

建立核心價值、明確的願景是當務之急。清楚告訴人民我們要成為怎樣的國家?讓人民過怎樣的生活?提出給民眾看到希望、可行的宏觀計畫。以願景帶動民心,激發團結意志,改革時政朝向希望,才能突破當前困境,走向光明的出路。

日本在1960年代,經濟雖然高成長,但雇主一再壓低薪資,左派力量興起,勞資糾紛不斷,罷工連連,國會派系爭鬥不休。首相池田勇人上任後,採納民間學者倡議,提出「國民所得倍增計畫」宏觀願景,正向引導振奮民心。看到希望的勞工願意與資方合作不再罷工,社會和諧國會也不再紛爭,全民齊心為此願景目標合作打拚。

2016-09-25-反迫遷-土地正義-民間團體凱道大遊行04-蔡耀徵攝
蔡政府就任四個月,抗議不斷,圖為反迫遷-土地正義-凱道大遊行。(蔡耀徵攝)

台灣20年未見產業升級成效

所得要倍增必須使企業能倍增利潤,首要推動「產業升級」政策,獎勵企業投資研發,加強訓練提升勞工技能,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不出七年,國民生產毛額和薪資所得雙雙倍增,並躋身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製」成為優良產品代名詞,奠定經濟雄厚根基。

我國曾仿效日本訂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促使創新升級,走出模仿代工困境,然因採用租稅減免獎勵,只要被納入法條適用,不須審核都可獲租稅減免。日本採補貼方式,嚴格審查監督,而能落實。我國依此條例減稅,每年稅損1500億元,實施20年未見產業升級成效。

1930年代,瑞典是全球罷工最多的國家,重挫經濟,民生凋敝。直到1933年社民黨首相阿爾賓‧漢森倡議「人民之家」願景,以「自由、平等、團結」打造人間天堂的福利國家;促成勞資每年在「薩爾茲耶巴登」協議,訂定有尊嚴的工資和勞動條件,終結罷工。免學費推行適性發展的教育,培育具創造力的勞工,提供企業創新人力,生產精良高價值產品。「瑞典製造」成為優勢品牌象徵,提高企業競爭力,獲取更多利潤。900萬人口的瑞典,跨國企業、國際品牌密度排名世界前列。資本家願繳較高稅負支持福利制度永續,這就是國際稱羨的「瑞典模式」。

以「亞洲責任企業王國」為標竿

蔡總統提出未來產業發展新的重點方向,要帶動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發展內需型生活產業及綠能產業。與國民黨執政時的「策略性產業」大同小異,而且還想修改《產業創新條例》恢復租稅獎勵來刺激,恐重蹈覆轍,擴大稅損敗壞已經危殆的財政,終而未見功效。

瑞典無所謂的策略性產業,也無對某特定產業租稅優惠,企業均享有公平開放的條件,政府努力維護經營環境、平等競爭的紀律。企業在市場競爭實戰經驗,自會創新升級,比政府務實有效。瑞典政府率先倡議「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要求企業不論在國內或國外均要符合「保障勞動人權、環境保護及回饋在地」的道德標準。並受到聯合國的重視,訂定CSR國際認證標準,未來無此認證恐怕在資本市場集資都會很困難;成為產品外銷歐美市場最大的障礙。中國已與瑞典合作,大力培訓人才,大型企業多朝此方向發展,我國經濟部仍在紙上談兵,政策並不積極,未來在國際市場將被視為三流產品,淪為三流經濟體。

新政府應以成為「亞洲責任企業王國」為標竿。急速奔在趨勢之前,集全國力量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協助企業達到此目標。禁止剝削勞工的血汗勞動,生產過程符合更高生態環保標準,採無廢棄物循環式生產模式,製造健康無毒、嚴格認證綠色產品,共同再造「MIT」臺灣製品牌的國際優勢。才是宏觀經濟策略。

政府策略產業重心在扶植大型企業。然而中小企業才是臺灣優勢,雇用勞工佔全國80%。政府應擴大投資研發,協助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吸引社會資本發展合作經濟,由「在地化」基礎,晉升為國際化優質企業。逐步提升勞動者創新技能和所得,增進和諧合作的勞資關係,平等分享經濟成果,使人人過著免於恐懼的平凡幸福生活。

貳、啟動正向宏觀的社會運動

我國當前最大的危機是看不到願景,彌漫著對改革失望的無力感。若能啟動「國家願景」的全民運動,凝聚社會共識,催生宏觀遠見的政治家,尋找國家光明的出路,進而促使經濟、社會正向的發展。

若執政者無能推動,唯賴進步力量的公民團體和在野政黨,齊力發起正向宏觀的社會運動。過去社運團體慣以單一議題「對抗」當權者,促使改革,實無法宏觀全貌,反引來利益團體紛爭,模糊焦點使改革受挫,徒增人民無力感。推動台灣新願景,讓全民瞭解完整的「新台灣」圖像,增進社會共識,免以內耗。進而督促執政黨締造「創造希望、平凡幸福的和平國度」台灣新願景。

蔡英文稍晚和黨籍市長共同進行「點亮台灣」儀式。(取自臉書)
蔡英文總統競選時的承諾是「點亮台灣」。(取自臉書)

以下幾項可供願景運動的參考:

一、成為「亞洲責任企業王國」為標竿的經濟發展底蘊:共同經營「MIT」臺灣製品牌的國際優勢,全民鞭策、協助「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落實,輔導獎勵企業取得國際企業社會責任認證,擠身國際優質品牌前列,成為「責任企業王國」,增強競爭力。逐步提升勞動者創新技能和所得,增進和諧合作的勞資關係,平等分享經濟成果。

二、「民主與和平」的兩岸關係:「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國家前途須經由公民自決」,是全民共識基礎。「和平」與「民主」比「統一」或「獨立」為更高且根本的價值。若主張「獨立」者,只強調民主,輕忽和平,以為透過公民投票即可完成法理獨立,難以說服如何免於戰爭;主張「統一」者,只強調和平,輕忽民主,恐落入屈服式「和平統一」。因此欲解決兩岸未來,必須同時滿足「民主」與「和平」的基本價值,也以此團結國內因統獨而分裂的社會。

三、落實人人平等的社會:種族、階級和性別多元平等是檢視人權最根本的指標,若能落實,自然就能消除偏見與一切形式的岐視。改變「唯競爭」價值觀,增進「合作」價值的社會,同理差異、尊重差異、包容差異,建構「和平社會」。

四、選制改革,保障人民參政權以深化民主:現行「並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制,形成兩大政黨壟斷政權局面,違背多元參政的公平機會。由於不分區名額僅占三分之一,又設得票數5%門檻,小黨難於發展;更剝奪年輕人的「被選舉權」,限縮多元社會的參政機會,不利民主深化與發展。

改採德國「聯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或北歐「完全比率代表制」,並禁止金錢競賽的不公平競爭,施行「公費選舉」,降低金權政治風險。廢除參選保證金,以前次得票數或連署方式即可取得參選資格,解除金錢門檻。

五、政府資訊透明杜絕貪污,塑造服務型有使命的政府:平凡化的政治,取消從政者的「非公務特權」。政策、採購、工程發包,明細都應上網,除國防、外交等機密外不得擴大「限制公開」,限制項目以正面表列,並增列「吹哨子」條款,保護並鼓勵公務員或政策參與者,為公共利益舉發錯誤決策和不法,吏治清明才能讓人民心甘情願的繳稅。從政者當以實踐政治抱負、服務人民為榮耀。

六、投資青年並減輕國債和扶養壓力: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改革有賴活力、創意的年輕世代。由於政府財政困窘,獎助學金占總學費不足百分之四,遠不及OECD平均八點八的一半。依賴貸款就學者逾九十四萬人,四成年輕人畢業後得背負債務,看不到未來。教育為基本人權,不應成為商品,剝奪弱勢青年發展。逐年提高獎助學金,朝北歐國家免學費制度改革。

低薪、派遣、部分工時(時薪)迫使青年從事非體面的工作。且國債和扶養的壓迫,形同世代剝削,更由於青年普遍貧困,將導致國家、社會崩潰危機。仿效日本七0年代推動《所得倍增計畫》,讓青年薪資所得追上四小龍。投資青年,減輕國債和扶養壓力,導向「世代互助」的良性發展。

七、養成思辨能力的教育:由於「升學主義」根深柢固,教育改革寸步維艱,追求分數的模式化、刻板化教育,抹煞學生特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因而喪失學習樂趣和自信,造成學生的損失,也傷及國家的發展。

丹麥、瑞典和挪威,一百多年來受教育思想家葛隆維及兒童教育家愛倫凱的影響,重視個性發展與創造力的培養,建立公共化的終身學習教育制度;主張為自己學習,摒棄考試被動式教育,培養出高素質、獨立思考的公民,創新能力領先全球。

芬蘭教改學自瑞典,秉持教育神聖信念,不放棄任何孩子,因材施教而適性揚才,成果青出於藍,成為全球第一。波蘭受丹麥「批判思考和創新教育」影響,走出考試教學模式,十年教改超美趕歐,跨國企業求才紛至沓來,羨煞各國。我國應制定多元發展的評價制度,揚棄考試教學,增進思辨能力。

八、健全財政免於債務危機:社會福利、醫療、教育、托育、長照等公共化,加上急速老化的扶養都需要龐大的經費,目前國民平均稅負率僅12.8%,國家財政面臨危殆,實應立即進行稅制改革,健全財政。

不隱瞞國債真相,讓全民認知當前危機,當政者應以宏觀建立「理想國」的目標,說服企業與人民一起努力,不再以私利阻擋全民共同的利益。逐漸取消重複且過度的租稅減免,擴大稅基,提高稅率,五年內恢復到1990年稅負率20%標準,達正常國家的水準,即可增加一兆元稅收,方可解決國家當前急難,減緩赤字和債務的累積。

九、優質新聞媒體,發揚多元文化:新聞媒體影響文化、民主政治及社會風尚。為博取廣告、收視和閱聽率,注入性行銷、新聞八卦化和娛樂化日益嚴重;新聞評論偏頗、價值觀扭曲,致使媒體失去公信力及從業者社會地位逐日下墜。各家媒體各擁政治立場,遂行民粹、愚民使資訊及文化質量降低,不利公民社會發展。

仿效日、韓,以公共媒體導正商業媒體弊端。整合公廣集團,嚴禁政黨黑手介入,人事、營運充分透明,倍增經費至人均率與韓、日相當,規劃多樣化的節目製作「經費來源」;吸引、培訓優秀人才,穩健提升國內影音節目的製作水準與規模。確保本國的優秀作品有充分的發表空間與流通管道,保障弱勢者的媒體進用權、多元文化傳播權。

十、完善的社會福利有助經濟發展:社會福利楷模的瑞典,在這次金融危機後的經濟成長率超過歐元區平均的三倍,復甦情況稱冠歐盟二十七國。因為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得以建構和諧的社會,奠定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石。瑞典免費完善的托育、教育、醫療,使婦女就業率高達七成六,是全球之冠;失業及創業失敗者均有足夠的生活津貼作後盾,讓他們放心嘗試新工作,或願意再冒風險去創業,增進競爭力,可見社會福利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助力而非阻力。

建構社會安全網保障弱勢者生存權,縮小貧富差距,和諧的社會才能促進團結發展,增進共同福祉。官民攜手共創幸福國度,與北歐諸國並列前端的「幸福國家」為目標。

以上只是國家願景運動的大略方向,不可能包含國家大政所有項目,或許是當前國家發展必須深思的幾個正面思維。以此拋磚引玉,希望引發討論,充實內容,讓願景運動能實際的啟動。

*作者為反貧困聯盟召集人/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本文曾分篇陸續發表於《上報》,授權刊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