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海軍白色恐怖」中的派系鬥爭

2019-09-15 07:20

? 人氣

廣義來看的話,海軍官兵成為政治犯或思想犯的狀況,直到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以前都還持續發生,所以可以看到不同時期政治犯或思想犯在意識形態上的變化。1955年以前海軍的組成是以外省人為主,被整肅者以廣義上的「統派」為主,同時包括支持中華民國統一大陸的「藍統」與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紅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著越來越多本省籍人士進入海軍服役,乃至於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東京成立,台獨思想從1955年開始,便成為另外一批海軍政治犯入獄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我們開始討論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國家認同以前,我們先要對加害者們來做一些研究。因為加害者並不如後人所認知的那麼鐵板一塊,而且很多時候加害者同時也具有受害者的身分。

桂永清是陸軍官校第1期出身的陸軍將領,祖籍江西貴谿縣的他與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是同鄉,也娶了何應欽的姪女當老婆,稱得上是陸軍中何應欽系統的人馬。但是如果有讀筆者過去的文章,其實讀者們應該都知道何應欽在蔣中正心目中的地位,自西安事變爆發以來就不斷下降。顯然這是因為何應欽不顧蔣中正死活,試圖命令空軍轟炸西安所導致的。

抗戰爆發後,何應欽的「親日派」色彩過於濃厚,而且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度與跟蔣中正關係不合的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走得很近,外加其在大陸淪陷之際,曾經支持李宗仁與中共和談,種種事蹟都讓他失去了蔣中正的信任。曾官至行政院長的何應欽,到了台灣後基本上被打入冷宮,無論在軍界還是政壇上都無法發揮任何影響力。

至於桂永清本人,雖然在抗戰爆發之初曾率領中央陸軍官校教導總隊將士於南京抵禦日軍攻勢,戰鬥到全軍覆沒,有過極為英勇的表現,不過他的整體軍事素養顯然不如杜聿明與關麟徵等陸軍官校第1期畢業的同學。尤其桂永清在蘭封會戰中望風而逃的表現,更是令蔣委員長對他大失所望,將其從前線部隊調往後方培訓戰時工作幹部青年團的青年學子。

簡稱「戰幹團」的戰時工作幹部青年團成立目的,是抗戰期間政府為了要與共產黨爭取知識青年,培養政治幹部。令蔣中正跌破眼鏡的是,桂永清一到戰幹第1團接上教育團的位置,就以肅清匪諜的名義大搞「白色恐怖」,害死了270名學生。這可真的讓桂永清待不下去了,但蔣中正看在何應欽的面子上沒將他處死,而是發配到歐洲擔任駐外武官。

本來蔣中正的構想,是希望讓與美國關係良好的軍統局大家長戴笠出任海軍總司令。可是戴笠在1946年3月17日不幸遭遇空難死亡,才讓急於將馬尾海軍大老陳紹寬換掉的蔣中正,選擇桂永清出任海軍總司令職務。選擇桂永清的主要目的,想必與他戰爭末期擔任中華民國駐英國武官,能向皇家海軍多要一些軍艦的緣故。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