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從數字看八年抗戰的「浴血」事實

2019-07-07 07:10

? 人氣

1945年9月,在中國重慶,毛澤東與蔣中正舉杯歡慶抗日戰爭勝利。(維基百科)

1945年9月,在中國重慶,毛澤東與蔣中正舉杯歡慶抗日戰爭勝利。(維基百科)

八年抗日戰爭的分類統計數據(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8日)

「工程技術人員是工業化的中堅力量,對裝備製造業這種技術密集型產業來說尤其如此。1934年,日本大學、高等工業學校畢業的機械、造船及車輛專業技術人員共3,648人,相比之下,1933~1935年中國整體大學工科畢業生僅3,350人,中日兩國裝備工業之發展程度與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邊界,對比極為鮮明。1929年,日本1,000人以上的裝備企業有28家,工人共66,238人;到全面戰爭爆發不久後的1938年,企業數增加到111家,工人則達到了392,525人。這還只是處於產業金字塔頂端的大型企業。而據1936年的報告,中國具有統計價值的裝備企業一共有753家,但工人僅27,000餘人,尚不及1929年日本大型裝備企業之規模。企業規模與資本規模具有正向相關性。裝備製造業屬於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戰前中日兩國裝備製造業在資本與技術人材上的差距,是一條巨大的鴻溝,並直接影響到兩國工業的製造能力。大型軍艦、戰鬥機、坦克、軍用汽車,日本憑藉著超過中國的裝備製造能力,不斷膨脹其野心,從「九․一八」到「一․二八」,一再挑起局部的戰火。事實上,日本的軍事冒險促進了三菱等裝備企業的成長,三菱電機社社長高杉晉一曾寫道:「三菱每逢一次戰爭就會擴大一次規模」。就這樣,軍閥與財閥相互勾結,一起推動日本走上了全面侵華的不歸路(註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國力比較

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國力比較。(賈忠偉提供)

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國力比較。(賈忠偉提供)

二、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陸軍兵力、裝備比較

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陸軍兵力、裝備比較。(賈忠偉提供)

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日兩國陸軍兵力、裝備比較。(賈忠偉提供)

因為裝備與訓練差異,導致中日兩軍的戰鬥力差異非常巨大,在抗日戰爭初期,國軍除了正規的德式師(正式名稱為:「民國25年制陸軍調整師」)與少數中央軍外,大部分士兵都是剛入伍的的農民,不識字、剛放下鋤頭就拿起一把破槍,更遭的是有些連這樣的破槍也沒有,被迫拿著古時候的大刀、長矛、鳥槍、甚至是空著手…就被送上戰場。遇到訓練紮實的日軍,誰輸誰贏閉著眼睛都知道結果。一般來說:日軍1個大隊(相當於營)其戰力相當於國軍一個師。而抗日名將宋希濂將軍也估計1個日軍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相當於7至8名中國士兵,甚至2個日軍士兵只需憑藉2支步槍,經常能阻擊國軍1個連的運動。最糟糕的是──中國士兵平均每日只能吃兩餐,其中一頓還是稀飯。據史料記載,某國軍部隊600人從貴州出發入滇參戰,步行1個月到達戰區時被餓死300餘人。同情中國的美國專家因此得出三個中國軍隊無法完整對付日軍的原因;一是飢餓、二是疾病、三是缺武器。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3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