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一定比在店面買更便宜嗎?擁有「購物好感度」,就沒有賣不掉的價格!

2019-06-05 15:00

? 人氣

三、傑出的公司更專注競爭消費者們的感受,而非只忙著競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站在零售立場,每位消費者在網路平台上「討價還價」的同時,也創造更多籌碼讓零售與製造商有洽談商品定價的機會,將最好的回饋給消費者!

四、當「價格」資訊透明化之時,消費者不但是客戶,更是重要的行銷媒體

非定向性的價格,在虛擬的購物世界也可以進行,這樣的 彈性策略,增加彼此間的互動價值!

電子商務經營之所以被大家簇擁是因為有數據,而這些數據可以被再利用產生出新的營收與利潤,至於實體通路的店面,則要經過設計,才有辦法將消費金額轉換成有用的客戶數據。未來,實體會變得愈來愈虛擬,虛擬也會愈來愈實體!

新零售:線上線下串連的全通路網絡

面對虛實整合、實體產業的轉型,我談了很多,但若是要從電子商務走向實體店家呢?目前台灣有很多品牌電商的營 業額都已經是破億元的水準,在此規模之上,店家不太可能 不賺錢。問題是:「這些賺到的錢,你要繼續投在 Google、 Facebook 的廣告上,還是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投資?」其實, 如何打通消費者的線上、線下行為數據,就是電子商務走向全通路的關鍵。

線上線下快速導流。
線上線下快速導流。

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於我而言,就是實現用戶的全通路互聯網。是否能有效達成的關鍵在於:虛實整合必須相互幫助,而非消費金額重分配。唯有整合線上與線下的差別定價模 型,並從內部資料如實體聯名卡與線上會員消費名義資料,對應到外部資料如比價網站、達人部落格、市調資料等進行資料 交換,就可建構動態出價學習模型,讓每個人都能以最適價格 完成消費,促進零售商機成長。

許多業者在發展 O2O 時,經常會發現他們在線上與線下的投入並不能有效帶動整體銷售,問題出在哪裡?常見有以下幾個問題 。

迷思1 無法放棄用資訊差來賺錢的心態

過去傳統零售商的商業模式都是利用資訊落差來賺錢,而目前許多數位業者正在賺這樣的錢。像是 Google 提供使用者免費的蒐尋服務,並向第三方收取數位廣告費用。未來它可以決定切換獲利方法,改讓數位廣告免費,然後結合 Android Pay 線上金流,靠提供網站精確導流來獲利。這種投資做 A 服務,來產生 B 效益,卻從 C 來賺錢的經營模式,正是傳統業者最為想不通,也難以賺到的錢。

儘管現今許多傳統業者已投入 O2O,但心態上還是維持舊有的商業經營模式,也就是在 A 投資,提供 A 服務,再讓 使用者 B 付錢,卻沒有發現以前能讓 B 付費,是因為資訊落差存在,現在資訊落差早就已經慢慢沒有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