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文:給你一杯忘情水

2019-06-15 05:50

? 人氣

圖片來源:寇延丁臉書。

圖片來源:寇延丁臉書。

2014年,她被關押審訊了128天。她是中國公益NGO圈中無可救葯的「溫和建設者」─釦子姐姐─寇延丁。

2015年11月,深秋的山東泰山,被限制出境她慢跑著,一個人,準備跑100公里。

2016年,寇延丁在台北出版了《敵人是怎樣煉成的?沒有權利沈默的中國人》。2017年,她以九個月時間徒步「環(台灣)島」。

2018年,她在台灣成為「農耕者」。

2019年,她交出了新書《親自活著》(水木文化)

科學家說江湖傳言「吃香蕉皮治失戀」不是空穴來風,青綠香蕉皮尤佳。

我一聽就哭了。怪不得提起「健康營養」總免不了讓人搖頭嘆息連說傷心總是難免的,看看好東西都是藏在什麼稀奇古怪的地方:米糠、麥麩、花生皮、百香果皮、奇異果皮,現在又加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蕉皮,而且,還要指定青綠香蕉皮——失戀傷心已是人生悲摧,傷心人吃香蕉皮傷上加傷,不是救命是要命。

我知道科學家說的有道理,問題在於這個道理不好吃。我的問題就是要解決不好吃的問題。

立即就試青香蕉。生澀的香蕉肉與更加生澀的青綠香蕉皮,分別釀了兩甕。

此前長跑毅行,各種運動寶典首推食物裡都有香蕉,富含鎂離子、鉀離子,能改善肌肉緊繃幫助心臟跳動神經傳導一大堆功用。

現在一邊釀酒一邊查資料,發現香蕉確實渾身是寶,而且更重要的寶貝藏在香蕉皮裡,葉黃素與類黃酮是天然抗氧化劑誰都知道是好東西,特別是青香蕉皮裡富含血清素的前驅物質(5HTP),可以快速被吸收、轉化成血清素,舒緩緊張減輕頭痛,吃青香蕉皮治失戀之說應該由此而來。但是,科學家說傳說不是十足可信,怕是吃也沒用,還是需要拿來釀酒試試,因為5HTP 難溶於水和胃酸但易溶於乙醇。

沒有想到,兩種酒居然味道都不壞,原來,不是香蕉不適宜釀酒,而是過熟香蕉不適合。對於傷心人來說,不是吃青香蕉皮沒用,而是直接吃沒用。事實再次證明:世界上沒有不對的食物只有不對的作法。

另外插播一句:釀酒後的香蕉肉,乾、澀、酸,做不得冷漬果醬,疑似廢棄物讓人頗犯糾結。後來試著將釀酒之後的果肉曬乾,煮粥時加進去,居然效果不錯,接近芋頭,問題搞定。再後來又得高人指點,煮熟後混合糯米飯打成麵包抹醬更加可口,同樣大喜過望。釀酒之後的青蕉皮無法入口,被我拿來混入麥芽粕二次釀造,兼有水果與糧食釀造的兩類酵母。

這一回釀下去就被我忘記,第16 天才想起來,嗚嗚嗚嗚我的酒怕是已經變酸成了醋。趕緊過濾。濾到最後,差點哭出來——甕底全都是糖。

原來大而化之如我,這一次是先加水後加糖,而且忘記攪拌沒化開,直到第16 天,仍然沉在甕底。

當然萬念俱灰,無比痛惜我的時間和糖。沒有想到,嘗一口試試——居然!這、麼、好、喝!

不是酒,也不是醋,有一些些酸,但是酸得恰到好處欲說休,有一點點濁,濁得似透非透欲拒還迎,像是糯米酒的顏色,也有一點糯米釀的米香,更奇妙的是有麥香,那種混合了種籽發芽和麩皮氣息的麥香似遠還近,更慘的是,有一絲絲隱隱約約的酒味在有無之間,度數飄忽於1 到2 趴左右難以琢磨,總之,喝到讓人欲哭無淚渾忘世間煩憂管他今夕何夕——我太理解當年杜康的興奮了,居然陰差陽錯得到絕世佳釀。

老天愛憨兒。給我一杯忘情水,讓美味安慰你受傷的心。青香蕉皮單釀為「忘情水一號」,這桶混釀青蕉麥芽飲被我命名為「忘情水二號」。

尚含大量餘糖的酒粕又被我再次釀造,乙醇不僅盡心盡力搬運營養,也搬運美味,同樣好喝但別有風味,這是「忘情水號」……

悄悄報告:目前我的忘情水系列已經發展到了第五號,從清淡到濃郁到熾烈,接下來也許還會有更多……

慢島生活?「慢島生活」是個什麼東東?

對不起我忘記介紹。這個「慢島生活」,是村莊裡長出來的一株新植物。近二十年來,深溝作為台灣友善農業第一村,先是長出了「穀東制」,又長出來「倆佰甲」,拜這些新物種所賜我享有兩年種田務農的幸福生活。務農期間運氣好到爆,恰好又見證了「慢島生活」從無到有。這是一個健康生活的推廣空間,可以用來做各種講座觀影品嘗交流動手課,總而言之是一個享受生活的好地方。暴殄天物是不對的,近在咫尺有這麼好的地方自然不能錯過。我們要在這裡開一系列吃吃喝喝演倡會,讓健康好吃、讓科學好玩。「給你一杯忘情水」,是我們的第一發。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不為今朝有酒今朝醉一醉不知天下事,而是因為,這裡有抗憂鬱物質 ,有科學。

我們的演倡會上,不僅有一列「忘情水的隊伍」閃亮登場,還會有忘情水後面的科學道理。不僅有一系列家庭廚房自己動手做出的佳釀美味,還有這樣做的科學道理。我們的科學家不用實驗室成果論證資本權力的需求,而是在現實生活一蔬一飯的細節裡,找回科學的作用。我們不僅談釀酒也不只談釀造,而是在吃吃喝的日常生活裡探討如何運用科學知識自己動手與食物對話,找回健康。

作者在宜蘭耕作一年,交出了新作品《親自活著》(左,水木文化)
作者在宜蘭耕作一年,交出了新作品《親自活著》(左,水木文化)

*作者為自由作家、紀錄片獨立製片人。著有《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行動改變生存--改變我們生活的民間力量》、《可操作的民主》等著作;先後建立了「北京手牽手文化交流中心」、「泰安愛藝文化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發起了「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飲水思源愛藝文化基金」。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親自活著》(水木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