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士觀點:兩岸關係的中國方案

2019-05-29 06:50

? 人氣

蔣介石能快速北伐統一中國,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圖/維基百科)
作者指出,台灣的中華民國最初是將台灣當作「反共基地」,計畫可以很快「重返大陸」,建立新中國,當時蔣介石代表的政權並無意將「台灣」單獨視為主權獨立的國家,而是以台灣為根據地,主觀上是中華民國的延續,客觀上則進行相關制度安排(立法院、國民大會等憲政機關的中國意識),強調依舊代表在大陸的中國。(圖/維基百科)

「一個中國」在台灣的窘境

在台灣,「一個中國」的內涵在歷史中翻轉,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在中國,因為是共產黨一黨專政,所以,中共憲法彰顯的「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可以迄今為止不變,畢竟這是共產黨堅持至今的價值與共識。台灣則不同。在解嚴之前,宣稱代表中國的國民黨政府還是威權領導,但解嚴之後,台灣逐步邁向民主化,其深層意義就是「代表中國」的威權解構,且是由民主解構,一次又一次的民主,將「中華民國的法統」慢慢拆解,既是威權隕落的象徵,也是民主的必然。不分國民黨或民進黨,甚至其他政黨,都務實的認知到「再也不能代表在大陸的中國」,而且是「只能代表自己在台灣的統治地位」,雖然國家名稱叫做「中華民國」,但領土範圍僅及於台澎金馬等島嶼,不再「爭霸於中原」。有一種論述主張以「中華民國」的既存事實,開展跟大陸的關係,其實可能是昧於事實,在中國眼裡,到底「中華民國」是否已被推翻,再無「中華民國」?這是一個問題。當然,為了不讓「台灣」在國內法及國際法上「獨立」,或許有一天「中華民國」竟變成兩岸的共同交集,中國也願意承認這個「中華民國」是戰敗後的交戰團體,時移勢遷,可以享有一定的地位,包括國際參與的空間,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中國」。但要怎麼處理這個「舉世無雙」的變化?這個可能性,似乎也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前言裡找得到。中國的憲法前言說:『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並無消滅中華民國之意。這樣的寓意,似乎為兩岸關係埋下一個世紀的種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台灣的憲法與制度都是以「中華民國」之名存在,也因此,台灣的國民黨雖宣稱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所本的就是那個「中華民國存在事實的一中」。如果有一天,中華民國消失了,理論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勝,剩下的是「如何解決台灣領土問題」,這真的是中國大陸要的嗎?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希望以「一國兩制」作為緩衝,但不諱言最後還是一個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路徑應該不會是中華民國內部主要政黨的取向,統一的方法不該只是歷史的遺緒,這樣似乎過於簡略。中國雖然政治經濟實力均已不同,看待國共那場紛爭的視野如舊,但時間也許會改變一切。如果中國訴求統一不變,就要從國共格局跳出來,開始思考到底是要哪種「統一」。以前是武力,現在是和平,但重要的是和平的內容是什麼?兩岸關係本來就是在「不同稱謂的中國」底下的不同制度,那麼,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除了強調「一國」外,「兩制」到底是什麼?如何反應成為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永續的具體安排?若果如此,一國之名是什麼,又豈是最重要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