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腦袋燒壞?貿易戰擴大以為「台灣要發大財」

2019-05-21 07:30

? 人氣

至於看到經濟部宣稱台商回流投資金額履創新高,而認為台灣能因貿易戰得利者,也必須先深入了解這個數據。國內大部份企業在中國都有投資,因此所謂台商回流投資,其中有不少其實是原來就在台灣要進行的投資,藉著政府的優惠措施跑來「搭便車」、甚至「尋租」的投資,真正是由中國回流的投資金額絕對沒有政府宣稱的那麼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以時間序看,貿易戰的衝擊是立即反應,投資落實則需要時間且生變可能大,因此未來還要看有多少投資會落實,及落實的時間點,短期內是不易看到投資效益反應在經濟上,今年成長率掉入「保2」關卡已難避免;長期而言,如果「投資五缺」問題不能解決,台商要回流也恐落成「有心無力難實現」,這些都有待後續觀察。

現在企業最擔心的是如果川普真對全部中國進口貨品加徵25%關稅,特別是如包含與台商關係密切的科技產品如手機、平板、筆電時,大部份台商恐怕難以因應,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蘋果的手機等產品,因為台灣有龐大的蘋果供應鏈、蘋果概念股。

對加徵關稅的中國貨品,美國政府確實提供一個「申請豁免」管道,從中國出貨到美國的蘋果產品,是否能得到豁免無人能知;以蘋果的重要性,或有可能,但以川普政府對豁免審核的嚴格,又很難有一定把握。但如果都加徵25%關稅,代表的就是原先已貴到爆的蘋果產品,價格要再提高2成左右(看廠商吸收多少而定),價格大幅提高結果銷售量一定走低,短期而言,是蘋果供應鏈出貨量降低,長期而言,則是供應鏈可能有變化,對台灣科技產業而言,這些都是風險、未知、與挑戰。

中美貿易戰擴大,確實讓在中國生產的各國供應鏈廠商,必須有因應策略─不論是在中國境外增加生產線、或甚至全廠遷移都有可能;企業在思考供應鏈移轉時,一定以自身需要與最大利益為出發點─需要低廉勞工的勞力密集產業,不可能回台,而是遷移到東南亞等地;資本技術較密集者,有可能回台,但也可能到其它有FTA或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的國家。如再考慮貿易戰對整體經濟與貿易的衝擊,正負相抵後,台灣整體經濟恐怕還是受損居多,因此對貿易戰的擴大,還是少點幸災樂禍、更別「興奮期待」,以為台灣經濟要發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