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被微信席捲改變的生活

2016-06-12 06:30

? 人氣

網路世代的好與壞,取決於個人對於科技資訊運用的拿捏,懂得控制自己的人是不會輕易被科技控制的。(圖/油 甲桂@flickr)

網路世代的好與壞,取決於個人對於科技資訊運用的拿捏,懂得控制自己的人是不會輕易被科技控制的。(圖/油 甲桂@flickr)

微信極大地改變了生活方式

悄然間你我成了被微信綁架的互聯網難民

在這個碎片化時代

科技進步也是一把「雙刃劍」

你是否熟悉這樣的場景,在工作、開會、旅行、吃飯、堵車,甚至是等紅燈時,總會有人不自覺地掏出手機,沉浸在微信的虛擬世界中,刷刷朋友圈,看看微信群正討論何許話題,生怕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來源視覺中國,被微信席捲改變的生活.  (多維提供jpg)
來源視覺中國,被微信席捲改變的生活. (多維提供jpg)

PC時代的社交有在線和離線兩個狀態,但行動網路時代預設隨時隨地永遠在線,當我們發出一條微信,只要對方有網路連接,那就可瞬間即達。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依靠網路來排遣內心的孤單、空虛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我似乎被微信綁架了,想離開它卻總怕錯過什麼,若是一天不上微信,我會焦慮不安,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總是沒有安全感」,這是現在多數微信用戶的心聲。

總有人抱怨說微信好友(群)實在太多了,多到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對於越來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為一天的開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結束。在2016年微信公開課廣州站的第一場活動,「微信之父」張小龍語出驚人,希望每一個微信用戶都能夠儘快地離開微信。如果你每天在微信裏花太多時間,我們很擔心。

被一鍵暫停的碎片化生活

很多人最初被微信吸引是因為該軟體是訊息爆炸時代中的虛擬樂園,然而現在,微信是碎片化的、淹沒性的,甚至是基本無正面作用的應用程式,負面作用倒是有,它成了我生活中的暫停鍵,從事金融行業的陳先生如此感慨。

從社會環境角度分析,快節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線拉長等,客觀上令私人時間碎片化,在社交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構成了我們身處的碎片化時代。

行動網路時代每個人皆預設在線,消息都預設為第一時間收到,心理學家發現,正是由於技術讓人們能夠即時知道事情的發生,所以這讓人們「逼迫」自己要立刻關注。但實際上,許多消息可能並非那麼重要。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或許要大得多。當你打開電腦準備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時,張三發來一條微信,邀你去他的婚禮;你應付了幾句想回到工作,卻發現同學群裏有人在爆料高中時的秘密情侶,於是也參與其中;回憶青澀年華後,下定決心要好好工作,一個來自汽車銷售商的公眾號訊息引起你的注意;下班時間一到,你發現該做的工作仍沒有完成。

社群網路成了婚姻的地雷區。
現代人投入在社群網路的時間越來越長,似乎慢慢忘記怎麼與人面對面相處交談,人彼此心的距離似乎也越來越遠了。(資料照)

無效的訊息在網路上日漸泛濫,偽科學、謠言和心靈雞湯層出不窮,有網友不禁感慨:「自從學會用微信後,老媽今天在朋友圈昭告天下不能吃這個,明天又轉發不能吃那個,最後家裏啥都不敢吃」,此外諸如「萬一是真的呢」,「轉一轉又不害人」一類的典型吸睛標題文章在你的朋友圈被轉載時,你會震驚自己的觀念每天都被這些人和歪理「碎片化」。

在朋友圈被雞湯、謠言、八卦、吐槽等文章洗版的同時,人們變得越來越無法接受嚴肅閱讀,漸漸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不經意間我們成了自己曾經嘲笑過的庸眾。對用戶而言,碎片閱讀無異於智商殺手,長期閱讀短文會導致長文閱讀能力下降,並且閱讀容忍度降低。一旦習慣了別人的「餵食」,更有甚者竟懶得「咀嚼品味」時,基本思考判斷和過濾訊息能力將在「餵食」中逐漸喪失,換言之,意味著個人邏輯思維能力衰退。

苦惱家中孩子不喜歡閱讀嗎?(圖/Personal Creations@flickr)
閱讀是一件培養自我思考的方式,一旦習慣了別人的「餵食」,會發現在無形中自己漸漸喪失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圖/Personal Creations@flickr)

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的訪問研究員肖特(James Short)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中斷的時代』,行動設備增質並一直處於運行狀態,隨時能被打斷,觀看者時間的碎片化越來越強。」研究持續被打斷對人所產生的影響,甚至形成了「中斷科學」(interruption science)這樣一個科學領域。其中一個常被提及的發現是,在做事情同時又忙於回郵件的人,其IQ會下降10點,這種影響比吸大麻的作用還強。

科學家們通過實驗已反復證明,人腦並不能真正地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它只是在不同的任務間來回切換。正如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家西蒙(Dan Simons)的著名實驗所演示那樣,當人們觀察影片中的籃球運動員究竟傳了幾次球的時候,會有一半的可能性看不到傳球過程中從場地上大大咧咧走過的「大猩猩」。

「讀心術」確有其事?美研究證明人腦可直接傳遞訊號。(網路截圖)
「讀心術」確有其事?美研究證明人腦可直接傳遞訊號。(網路截圖)

身處碎片化的時代,人的情緒也變得碎片化,所以變得易怒、易挑釁、易輕信,無法專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列維廷(Daniel Levitin)在他2014年出版的書中總結了多任務工作的人腦所產生的變化。除了葡萄糖的快速消耗,多任務會增加人的焦慮,這讓大腦分泌更多的皮質醇,而這種物質會讓人變得更有攻擊性,導致人發生衝動行為。多任務工作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在此過程中人要不斷地做決定,看不看這個訊息?是否要回復一下?是繼續手上的工作,還是先做另外那件事?雖然都是一些小決定,但它們也確實在消耗大腦的能量。科技的日新月異正要求人腦做它做不到的事。人的大腦並不會區分事情的重要性與否,對它來說重要的是決定的發生次數,一個人在小事上做了多次決定後,他便容易進入到消耗殆盡的狀態,而此時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出現,那麼他就極可能做出一個很糟糕的決定。科學研究證實了我們的直覺,如果你一邊工作一邊發微信,那麼你哪件事都做不好。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古時,杜甫和李白因為受地理因素限制,只能以詩表情,所以成就了《贈李白》《飲中八仙歌》《遣懷》等不朽詩篇。如果二人那時有微信,大概也就是發一條「李哥天氣轉涼注意身體」的訊息,不可能会有「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傳世佳句了。

以上雖為玩笑話,然而自有了社交媒體,尤其是微信以來,雖然地域距離被無限拉近,方便與親人朋友異地交流,但人們面對面的感情溝通卻越來越少,也逐漸消減了溫情,在微信裏聊得火熱,轉頭見了面卻有些陌生,甚至連寒暄都帶著尷尬,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我看著你,你卻只顧低頭搶紅包。近些年,中國大陸興起了一股網路「搶紅包」的熱潮,春節電視中唱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可家裏人卻守在Wi-Fi 信號發射器旁不停地點著手機,把新一年最燦爛的笑容就這樣獻給了手機螢幕,留著老人滿臉怨氣地看春晚,甚至生氣地摔碗。微信推出紅包功能本是為了人們更好的聯繫,結果現在本末倒置,卻成了「既然紅包能解決,談什麼感情」。

此外,像「夫妻二人同床卻用微信道晚安」、「小孩子抱怨父母不愛自己愛微信聊天」、「因為可以視訊聊天所以朋友降級為網友」的事情屢屢發生。更多時候,用戶表現出來的不像是被「綁架」,而像是被「改造」,微信讓人忘了如何面對面表達,取而代之的是用符號和稀奇古怪的表情形容自己的心情。

隱形人貼圖靠著獨特的風格,在台灣受到歡迎後紅回日本。(圖片來源:LINE STORE)
網路世代的普及,人類一切情感表示習慣以貼圖帶過,卻忘記如何面對面真心溝通。(圖片來源:LINE STORE)

評判一個人對自己的感情,似乎也有數據考量,從刎頸之交到點讚之交,對自己發佈的訊息點讚越多就代表關心越多;能夠在他人的朋友圈出現正能量的自己,那便是無上的肯定。當新聞爆出某女子發帖抱怨因老公結婚一年從未在朋友圈發過自己的照片而鬧離婚時,有相當一部分人持肯定態度:這樣的老公一定不愛你。然而古人沒有微信,他們的愛情故事不也一樣千古流傳?

科技進步作為一把「雙刃劍」,對人類有積極的一面,必然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微信啟動介面中龐大藍色星球和渺小身影遙相呼應,其寓意或許如此,社交應用就是為孤獨而生的,孤獨的人喜歡社交媒體。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07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