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養豬產業的第二曲線

2016-05-11 06:25

? 人氣

台灣養豬農的苦政府能懂嗎?(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台灣養豬農的苦政府能懂嗎?(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含瘦肉精美豬議題持續發燒,短期內英全內閣不會給出明確答案。除靠政治解決外,目前國內養豬多屬傳統家庭式經營,規模不大,所生產的豬肉係以內銷為主,市佔率將近98%。在關稅與配額管制下,從國外進口豬肉數量有限,養豬還可以維持一定利潤;一旦開放美豬進口市場豬肉價格將出現大幅波動,如何讓養豬產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下,能再創事業高峰考驗新執政團隊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豬農至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總部前抗議美豬政策。(顏麟宇攝)
豬農至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總部前抗議美豬政策。(顏麟宇攝)

事實上英國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日前所提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理論,正好提供我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向。韓第提到無論產業、組織、政府發展都無法掙脫S曲線(從開始→成長→顛峰→衰落),唯一的變數是曲線的長度。為了避免被第一曲線成功所蒙蔽,他強調必須在第一曲線尚未觸頂時就要開展第二曲線,唯有如此才能掌握足夠的資源(包括金錢、時間、精力等),熬過第二曲線剛開始的滑落,創造產業的另一個高峰。

同樣面對國外豬肉包括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威脅,養豬產業也有必要拉出第二曲線做為因應。為此國內產官學研必須加以整合集中焦點避免研究資源的分散,共同來建構全新的養豬產銷模式;首先考量未來氣候變遷轉劇、人類營養需求轉變、消費者偏好、環境永續維護、水土資源缺乏等因素,設定出理想的養殖豬品種(如號稱豬肉界勞斯萊斯的西班牙伊比利豬肉(Cerdo iberico)等);其次透過民間大企業的資金、資訊和試驗研究機構研發人力與生物科技合作,共同培育出新品種的目標豬;接著選擇有豐富養豬經驗和理念的業者及其飼養場所,一起建立該豬種養殖技術包括;成長條件、飼料營養需求、疾病防治、日常管理技術、排泄物處理等;再者研發生鮮配送技術和設備以及加工製造創造多元產品;最後透過IT科技、網際網路等建立品牌行銷通路去除中間層轉費用;如此透過新科技與新市場建構台灣特有的養豬產業典範,成功創造台灣養豬產業的第二曲線。

目前國內少數養豬企業成功避開美國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所稱的「科技土石流」,有足夠膽識開創自己企業的第二曲線,如三久牧場的無毒豬、三源牧場的快樂豬等,所生產的產品受到特定消費族群歡迎,自然無懼於美豬進口,就是最佳案例,畢竟與眾不同能帶來更豐碩的果實,勝於不斷追求更多相同的產品。

無論是否拿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當頭期款,為了國人健康以及產業的永續發展,國內養豬產業都需要勇敢轉型,而政府除了給予補助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新思維與做法不能一意孤行。世界正朝數十倍數轉變,想維持現狀就必須有所改變,政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