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鴻夏戀啟示錄——服貨貿協議是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的契機

2016-05-11 06:15

? 人氣

鴻夏戀終於修成正果,有論者認為這是台灣產業因應紅色供應鏈挑戰與抗韓必走的一條路。(美聯社)

鴻夏戀終於修成正果,有論者認為這是台灣產業因應紅色供應鏈挑戰與抗韓必走的一條路。(美聯社)

歷經幾年的波折,鴻海併購夏普(俗稱鴻夏戀)終於修成正果,儘管雙方的股價並未捧場,但是輿論反應良好。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台灣產業由代工組裝轉型為品牌,且掌握關鍵技術的開端,係台灣產業因應紅色供應鏈挑戰與抗韓必走的一條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實際上,過去在台灣也有不少國際併購,但幾乎都是慘痛的教訓。最有名的例子是2005年明基電通併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不到一年就申請無力清償保護,損失約350億元,卻連核心技術轉移都不可得,彷彿花了大錢替其他國家的夕陽企業辦後事,儼然從事慈善事業的凱子。

何以今日的鴻夏戀卻被賦予正面的期待,認為是台灣產業的脫困之道。關鍵在於當前台灣面對的經濟大環境與過去截然不同,以出口為動能的經濟成長模式似乎失靈了,出口連續14月衰退,直追金融海嘯時期紀錄。過去經貿的順手牌不再,台灣經濟止不住下滑的趨勢,有如走上日本失落二十年的悲路。原因很多,全球的總合需求不足,加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造成以美元計價的全球貿易量衰退,使得一些以出口為主國家經濟衰退愈發嚴重,短期內似無回溫跡象。而台灣乃是受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但台灣面臨的挑戰卻更加嚴峻。台灣出口有四成在中國,賺的幾乎是中間財,也就是出口零元件半成品銷給中國台商,經過台商組裝之後再出口。但這樣的經貿結構卻逐漸翻轉,一則中國本身的經濟疲軟,進口量減少,自然就影響到台商對台灣的進口;二則,中國台商原先多數採用台廠生產的零元件,但由於中國本土產業因政策扶植與併購而壯大,尤其擅長成本控制,其採購便以本土零元件作為替代,這也嚴重反映在台灣對中國出口的萎縮。尤甚者,如此的替代性幾乎是不可逆轉的,一旦中國本身的供應鏈崛起,台商自然會被取代,而中國自台灣進口中間財也會遽降,進而對台灣經濟形成致命一擊。

因此,鴻海這個最大台商併購夏普,因為是以技術提升而非量的擴增,提升在產業供應鏈的價值,一旦整合成功,可望站在全球最大的蘋果供應鏈的制高點上,擊敗各個現有與潛在的對手,故而才會備受期待與稱譽。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中)、副董事長戴正吳(左),及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右)。(美聯社)
鴻海這個最大台商併購夏普,可望站在全球最大的蘋果供應鏈的制高點上,擊敗各個現有與潛在的對手。(美聯社)

不過,台灣產業除了透過併購提升技術,強化競爭力,更重要的還是目前作為台灣經貿最大出海口的兩岸經貿關係如何建構互惠共榮的互動模式。

例如現今台灣對中國是一種生產基地的關係,因為三角貿易而讓台灣出口的四成集中在中國,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更超越五成,多數的對外投資也都在中國。這凸顯出台灣對中國強烈的依賴關係。有人批評這種過度傾斜是一種高度風險,造成台灣受制於中國。

但如此指責其實是時空錯置的論述,也就是即使現在的結果開始產生負面效應,也不意味過去的發展模式是錯誤。如果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時空,台灣在經濟成長高溫下,導致生產成本升高,匯率升值,勞工意識覺醒,環保抗爭頻仍,以勞力密集與資金密集為主的台灣產業外移是必然的抉擇。而那時中國開始啟動改革開放,無論勞力、土地成本、租稅優惠,以及政府的執行力、文化語言相通,都成為台商外移的首選。那時若是不去中國投資,現今中國還會收納台灣四成的出口量嗎?未必,台灣的經濟恐怕只會更淒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