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年五月召開的聽證會中點出中共將於2027年攻台,引發對台海開戰的討論。對此,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李大壯在風傳媒節目《下班國際線》中表示,2023年中美領導人在舊金山會面時,習近平清楚表示尚未聽說有中共統一台灣的時間表。而總統賴清德的團結十講的首先重要責任人是台灣民眾,因此很難評判對錯。
針對美國的說法,李大壯認為,許多國家會進行戰略部門推演,針對不同可能性進行推算,但並不代表一個國家必須執行的政策和必須要做的事,預防性的措施所有地方皆有,因此大眾對於時間數字不需過於敏感,部分看法或推演只能作為參考資料,不能以此決定事件是否真的會發生。
李大壯表示,任何一個地方的人民都不會願意看見戰爭,但有時因兩岸的交流和溝通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因為來往不多,且是一些所謂管道或是二軌進行溝通,人民間真正的接觸較少,兩岸人民之間需要基本的認識。中國頻繁的軍演對民眾而言,可能造成干擾,影響交流意願,但任何的軍演都需花費人力、物力,且有許多危險的考量,也可能有擦槍走火的情況,而中共因為某些事端,使其需做政治表態時,故才進行軍演,此為國際上皆明白的暗語。舉例來說,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來台時,中國民眾對於兩岸問題突然非常熱絡且非常不滿,對於政府而言存在壓力,必須回應人民的要求。
武統台灣輕而易舉?李大壯:問題在如何了結
李大壯指出,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很多時候考慮的不只是習近平的想法,而是中國人民如何看待攻台時間表。以自身對中國人民的了解,他們並無一個急迫的時間表,但有些地方認為若跨越危險線,兩岸距離便過於遙遠,因此也會有所反應,對自己的政府給出壓力。此時雙方必須掌握好危險線,並非美國或台灣自己畫出的危險線,而是民眾對危險度的感受。
李大壯強調,中國的軍事能力若80%真實,中國對台灣便不是同一級別的對峙,然而打仗容易,如何了結戰爭,使得戰爭最後能受控才是問題所在。政府思維時,皆要考慮事情是否可行、可控,可控的意思是將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皆盤算完善,當不可控又不可行時候進行,最後只會徒增麻煩和無法預計之事,中國在這方面的培訓非常強,他們一定會清楚考慮到每個點後才做出決定。 (相關報導: 美方示警共軍擁逾900枚飛彈可攻台 退將曝台灣1奇特現象:世界絕無僅有 | 更多文章 )
對此,風傳媒兩岸中心主任張鈞凱則表示,中共高層在做任何決定時,一定先考慮其可行性,其次為可控性,最後決定其必要性。北京高層經常講「時」和「勢」,因此中共設下時間點,就算時間點到了尚未準備完善,也會執行的可能性不高,且不太符合中共做事的風格。2027年的時間點多半是從美國智庫、兵推、媒體和軍方高層傳出的數字,反而很少或幾乎沒有從中國任何的官方或媒體聽到這個數字。而因習近平曾表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後是要以台灣問題解決作為重要的目標點,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理解,部分人認為因中共現已明確的分成2035年和2049年兩步,2049年是否將解決台灣問題目前不得而知, 因此應從中共的做事風格和行事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