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為何數十年來居高不下?胡偉良曝背後5大關鍵原因: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2025-06-03 12:33
台灣房價為何幾乎只漲不跌?(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房價為何幾乎只漲不跌?(資料照/柯承惠攝)
目錄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表面熱絡、實則扭曲,交易量不斷萎縮,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年輕人怨嘆「買房像買命」。這並非單一政策或外在變因所致,而是多年來制度錯置、政策失靈與市場扭曲交織下的結果。若不從根本對症下藥,房市問題只會越滾越大,最終拖累整體經濟與社會安定。

一、制度性的五大病灶

1.房價與所得長期脫鉤

台灣房價所得比已多年位居全球前段班,台北市甚至高達16倍以上。換言之,一對年輕夫妻不吃不喝十六年以上,才可能勉強在市區買下一間房。這顯示房屋的「資產化」導向已完全凌駕「居住」本質,造成貧富差距惡化與社會向上流動困難。

2.政府政策碎片化、無整體戰略

歷屆政府雖喊出居住正義口號,但政策制定往往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整體佈局與長期策略。打房限貸政策雖多,但對建商成本、土地制度、供給機制等關鍵結構問題卻常選擇性忽視,導致政策與現實脫節,無法真正壓抑房價上漲。

3.稅制失衡,鼓勵囤房炒作

台灣的不動產持有稅極低,房屋稅、地價稅與市價脫鉤,像實質稅負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這種情形如同鼓勵有資本者「買來放著」。許多空屋閒置,不住、不租、不賣,讓原本應回流市場的資源被長期凍結,加劇供需錯配。

4.預售屋市場失控,投機盛行

預售制度原意為先銷後建降低風險,卻演變成投機炒作的天堂。部分買方透過換約轉手、哄抬價格,再賣給真正自住者,使得實質購屋者承擔市場泡沫風險,而政府監管與揭露制度卻仍明顯落後,難以遏止惡性炒作。

5.土地供應與都市更新遲滯

老屋更新進度嚴重落後,都市更新推動卡在釘子戶、容積獎勵不明、審議程序冗長等問題,導致核心區土地開發受限,新屋供給長期不足,使得價格居高不下,成本無法有效傳導與分攤,建商與買方皆受其害。

二、解決之道:系統性改革而非口號治國

1.建立整體房市戰略

政府必須設立跨部會房市專責機構,擬定中長期政策藍圖,包含土地政策、租賃制度、稅制調整與供給規劃等,導入動態數據與地方協調機制,以長期治理取代短期選舉思維。

2.改革稅制,抑制投機炒作

應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調整持有稅基與稅率,並對多屋持有者與長期空屋實施累進稅制。同時應明確區分自住與投資性購屋,使制度能導向「持有成本合理化、投機成本上升化」。

3.加速都市更新與土地活化

對於老舊建物密集區,政府除應主動導入公辦都更機制外,並應降低其收取之費用,甚至停收,以減少公辦都更的成本負擔;設置整合專業平台,提供財務協助與流程簡化;容積獎勵應設計具彈性且與公共利益掛鉤,提高參與誘因,快速釋放土地再開發潛力。

4.建立健全租賃市場與社宅制度

應擴大社會住宅供給至10%以上,並結合包租代管、租金補貼政策,建立中長期租賃制度。並引導大型建商投入租賃市場,讓租得起、住得穩成為可行選項,減輕購屋壓力與炒作誘因。

胡偉良觀點:病灶不去,房價難穩

品嘉建設胡偉良認為,台灣的房地產問題從來不是單一變數導致,而是制度長年失衡、治理欠缺整合所致。今天如果還是以喊口號、限貸、短期打房為手段,無法從根本處理土地、稅制、供需三大核心問題,那麼房價就算一時修正,也不會真正回到合理軌道。

文/胡偉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共諜洩漏賴清德、蕭美琴情資 總統府:背棄國家、傷害全民應受國家最嚴厲制裁
比黃金還猛?《富爸爸》作者再次點名重押「1資產」,掌握崩盤就能變有錢
留美學生簽證面試預約喊卡!賴清德高度關切 林佳龍親向AIT處長提洽
波蘭新總統會影響台波關係?外交部這樣評估
華爾街日報》醫生律師不再是金飯碗?美國千禧世代靠「這些行業」攻頂收入金字塔
故宮、101都輸了!台北最強景點吸685萬人,遊客讚便宜美食多、逛整天不膩
上市公司低薪慘業出爐:王品、好樂迪也入列,「這1家」年薪不到30萬墊底
金融熱議》T.A.C.O.=「膽小鬼川普」,已經成為在動盪市場中,華爾街賺錢的新關鍵詞?
衝刺串流業務迪士尼「又」啟動裁員 數百名員工面臨失業危機
知名科技龍頭爆破產!陷裁員潮、全球遣散6000多名員工,最慘將倒閉退出市場
陳怡君涉貪384萬!偵結7人遭起訴 詐領款項「爽買股票、繳房租」
川普真會為台灣開戰嗎?金融時報揭「TACO性格」:紙老虎只騙得了弱國
手搖杯已經那麼多,為何還能一直開?內行揭2大關鍵,市場還沒飽和
M部門最暢銷車款全面升級 BMW i4 M60接棒M50
汽機車駕駛小心!新交通規定上路「違規重罰5400元」,很多車主剛上路慘被連續開罰
台中2歲童「被窗簾繩勒暈」!獨留房內玩耍 悚遭纏頸吊掛送醫現況曝
標普500有望創新高?阮慕驊分析美股「離岸流」走勢:這指數要關注
不是三菱、國際牌!內行推最好用除濕機是它「安靜省電又耐操」:用10幾年都沒壞
大都會博物館藏首度來台 晶華「藝宿郵輪假期」 邀旅人搭觀巴、賞名作、品佳餚
台灣ETF市場有什麼問題?央行點名投信衝高配息的手法,恐損害投資人利益
川普「大而美法案」惹怒6位諾貝爾經濟學家 連署信重批:重擊底層40%家庭,加劇美國貧富差距
電動車一台只要12萬?「1產業」恐泡沫化,利潤只剩3.9%,價格戰殺到見骨
科技熱議》DeepSeek完全沒影響!輝達Q1營收成長近7成超亮眼,眼前的陰影只剩一個…
爆改千匹的BMW M240i與Volkswagen Golf R挑戰Ferrari SF90
總統府正妹憲兵「尪是共諜」!蕭美琴個資遭洩 賴清德行程「全被中國掌握」
台灣又有連鎖賣場被併購!統一砸311億「接手全台300多間門市」,董事長親曝是否改名
Mazda CX-3即將退位,未來由CX-20接替
一口氣賣掉5萬股特斯拉!Robotaxi將上路女股神卻減碼 她預見什麼風險?
Ford 推出 Super Mustang Mach-E 參加 Pikes Peak 爬山賽
百業金牌系列|以創業突破困境,她要讓社會發現母職的重量
美元恐重挫暴跌!回落至疫情水準,大摩點名可押「這3幣」
中正路改名影響四都40萬人!議員提「這條路」更名花了17年:不要政治腦
媽媽們領錢了!符合條件「每人領5000元」,一鍵申請就入帳,錯過就虧大了
股價房價「最快這時間」史上最大崩盤!《富爸爸》作者籲:改買1資產狂飆三倍
非核後台灣一情況恐停電?達人對比川普一道行政命令:這類ETF可押寶
1產業巨頭爆裁員!橫跨多部門「數百員工一夕失業」,才剛裁7000人
國際熱議》國際生若消失,美國常春藤名校可能爆發財務危機?這5間名校影響最大…
台積電越高越該買?董事長魏哲家直言「多買不會錯」的5大理由一次看懂
【試駕】這台Suzuki休旅有Level 2! 25年式S-Cross到港首試
台積電股東會》關稅、台幣升值是否衝擊營收?魏哲家3句話幽默回應 搏全場掌聲
股債房市崩潰近了?財經專家預言「史上最大崩盤」 推薦1資產保命
反對地方補助款被刪 !蔣萬安4日將和藍營8縣市長到政院提訴願
「希望美企公平進入印度市場」 美商務部長借美印談判曝川普政府目標:快
水煮蛋怎麼煮才好剝殼?內行加1物「免開火零失敗」,雞蛋鮮嫩滑順秒脫殼
日本擠不上前三!全球最繁忙飛機航線是這1條,連續兩年奪冠
台中人「免費泰國行」淪豬仔!3人砸近百萬贖身 她憶「唯一生路」5人生死不明
台積電21年老將被三星挖走了!看準她掌握訂單2內幕 輝達與亞馬遜成首波目標
馬克宏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回嗆:那就讓巴勒斯坦在法國蔚藍海岸建國
中國熱議》又是稀土惹禍?中美談判陷入大停滯;內幕:一則跟華為相關的文件,惹惱了習近平…
日本為台灣拋「世紀之問」,中國當場崩潰?聯合國影片瘋傳 調查報告還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