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藝術和生活其實可以沒有距離:《東京未來派》選摘(4)

2019-04-04 05:10

? 人氣

20190326-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外神田的千代田3331美術館(3331Arts千代田)李清志攝.JPG
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外神田的千代田3331美術館(3331Arts千代田)。(李清志攝)

千代田3331美術館(3331 Arts Chiyoda)的名稱也有其特殊的意義,所謂的「3331」其實是代表著「愛的鼓勵」,因為日本人「愛的鼓勵」擊掌,是連續拍三下三次,然後最後拍一次,作為結束,與台灣愛的鼓勵不太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千代田3331美術館原本是一間名為「練成中學」的學校,因受日本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學校面臨廢校的命運,練成中學在廢校之後,變身為一座社區化的美術館,這座美術館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絕世館藏,也沒有大師設計的建築,完全就只是舊學校校舍再利用,然後供藝術創作者進駐或在此展覽。

原本學校的圍牆被打掉,不是很大的校園庭院被改成公園廣場,學校一樓空間作為展覽空間與藝術小物的販賣空間,樓上教室則當作藝術家的工作室與實驗室。整個美術館的運作方式與台北之前的中山創意基地URS 21很類似,事實上,3331與URS 21過去曾有密切的交流考察,可說是中日間的姐妹單位。

台灣文創空間這些年的發展,太過著重於利益的面向,甚至將「文創」與「利益」直接劃上等號,以致於許多大型文創空間淪為財團利益經營的工具,華麗的裝修與昂貴的租金,不僅讓大部分的藝術創作者卻步,同時也讓文化藝術平民化、生活化的理想破滅。

其實台灣和日本一樣,面臨極其嚴重的少子化問題,許多學校減班減人數,甚至也將面臨廢校的命運,這些學校用地與其賣給財團謀取暫時的利益,不如改造成文化創意基地,因為作為文創空間,將來生育率提升,還是有復校的可能,但是如果賤賣給財團,就一去不復返,將來要重建學校還要花更大的代價才能取得土地。

千代田3331美術館為這個商業與傳統行業密集的街區,帶來新的藝術活力,不僅是當地居民可以經常來此流連參觀,體會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係,藝術家也可以在市區覓得一處揮灑創意的自由空間,對於整個老舊街區無疑是種良性的激盪!

20190326-《東京未來派》(1+2套書)書封。(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提供)
《東京未來派》(1+2套書)書封。(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提供)

《東京未來派》新書座談1

李清志╳謝宗哲:從建築開始認識東京

《東京未來派》新書座談2  

李清志╳李明璁:說不盡的東京故事,就從村上春樹談起

《東京未來派》新書座談3 

李清志╳杜祖業:東京城市美感vs.生活美學

*作者為建築學者、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建築碩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東京未來派》(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