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溫室大浩劫 一場千兆元戰爭 全球企業減碳大備戰

2016-04-23 20:20

? 人氣

本次金融業參與度特別高。為了延緩氣候暖化速度,全世界須投入1兆美元(約32.5兆元台幣)發展清潔科技,但如今只有2500萬美元,勢必要由金融業扮演集資、引資要角。「我們正站在石化能源轉向再生能源時代的轉捩點上,從高碳產業邁向低碳產業,一定要靠資本市場來操作,才能更順利促進轉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指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重要的是,儘管並未列入《巴黎協議》條文,但環境損益、氣候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討論甚囂塵上,只要有超過55國或碳排占全球比55%以上的國家,在一七年中以前加入由國際貨幣基金(IMF)所籌組的碳定價領導力聯盟(The 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為碳定價」就成為正式協議,碳金融勢必成為顯學。

換句話說,明年中以後,碳將成為史上第一個進行全球總量管制的項目,各國排碳都必須受限於配額之內,國家以下再依產業分發配額,又以高碳排產業如能源、建築、製造、運輸優先列管。若排放量比配額少,可轉賣給其他需要的企業;超過配額之外的碳排,就要課稅或到碳交易平台上購買排放權。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堅明分析,碳有價化有兩種作法:一種是碳稅,台灣叫作能源稅,「學理上,碳稅的稅率應反映排碳的外部環境造成的損失,但看到其他國家的經驗,卻往往是政治協商的結果,」他指出,澳洲曾訂過一噸碳的碳稅要價23澳幣(約580元台幣),稅率過高反而讓美意夭折。

另一種碳價是指碳交易,由市場供需狀況,以及企業邊際減碳成本來決定。減碳技術高、能源效率高者通常就是賣方,技術低的就會是買方。

據IMF統計,目前有40個國家、20個地方政府落實「碳有價化」制度,列管約70億公噸、將近全球八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但由於碳交易是有總量上限的交易(cap& trade),如果市場總量浮估,碳價就會崩跌。但若嚴格列管,碳價又會快速上漲,因此碳價會隨管制強弱、減碳成本高低、天災發生多寡而起伏。

不作為後果很可怕
台灣碳交易上路至少要5年

黃正忠指出,全球也有上千家企業把排碳視為經營成本,對內實施碳費,如微軟、谷歌所有部門都得經過嚴格盤點,算出碳成本,並提出減排目標,不足之處就得另外花錢去買碳權。碳盤查的過程非常細微且瑣碎,但卻讓微軟三年前便宣布產品都達到碳中和,搶先取得低碳經濟優勢。

反觀台灣,斡旋多年,去年能源三法:《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管理條例》,以及《再生能源條例》終於通過立法;依據環保署規畫,初期將優先列管鋼鐵、化學、油電燃氣、水泥業等高碳排放產業,受影響的上市櫃公司約100多家;半導體、營建、航空、製造等產業則須進一步評估。然而,政府作為卻因為政黨輪替而轉趨保守。

李堅明指出,台灣雖然不是《巴黎協議》參與國,無法參與相關機制,也不能參加國際碳交易市場,但為了替地球盡一份心力,環保署《溫管法》中也規定台灣的減碳承諾,二○五○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降到○五年排放水準的50%以下,即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比現在降低1.24億噸。若以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歐洲氣候交易所碳價每噸5.24歐元計算,台灣若完全不作為,不僅要為此付出234億元台幣外購排放權,還可能面對國際經濟制裁。

亞洲現行碳價仍偏低,但最觸動敏感神經的,卻是碳權配額分配,光是要和產業溝通可能就至少要花2年,「台灣碳交易上路,恐怕還需要5年。」李堅明評估。

然而,台灣能等那麼久嗎?「全球平均溫度比上個世紀升高了0.9度,而台灣都會區年均溫則上升1.5度;台灣人,你有什麼資格不緊張?」朱竹元語重心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訊雙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