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選文》記者寫給上一個世代的輓歌:《Spotlight》

2016-03-02 06:10

? 人氣

《驚爆焦點》劇照(美聯社)

《驚爆焦點》劇照(美聯社)

如果我們把好萊塢視為美國的主旋律指標,相形之下,中國同行的遭遇則完全相反。這個群體的日益凋敝,已經無法言說。

昨晚和幾位前媒體人吃飯,大家聊起今天的奧斯卡,我說今天的最佳影片可能會給《Spotlight》(片名台譯《驚爆焦點》)。果然,預測命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預測邏輯是這樣的。第一,今年是奧斯卡的小年,沒有特別的大熱影片;第二,在這樣的情況下,評委會選取「政治正確」的電影會是高概率事件。比如2010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頒給了《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台譯:危機倒數),就是因為有伊戰概念,而片子本身很難說特別出彩。

相比之下,《Spotlight》的品質和賣相比《拆彈部隊》要高出一格;而且也當仁不讓是一個主旋律影片。它講述的就是一群孤獨的調查記者,在外界的冷眼下,默默地做著一件別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最終引爆了整個美國

這部電影的敘事風格類似白描。我們許多做過調查報導的記者認為,這基本是一部「紀錄片」式的職業戲。但好在這個職業本身,就擁有足夠扣人心弦的敘事資源,而且也天然符合「智慧、正義、勇氣」這樣的主流價值觀。

題材如此討巧,而編劇本身十分精細,並順便摘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獎。作為一個20年的影迷,和10年經驗的媒體人,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以前的工作生活模式,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大螢幕上,並獲得全世界的矚目。再看看電影海報上,一個屌絲記者背著包孤獨地探尋真相,難免有一種「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感慨

所以這篇文章,既是向大眾推介今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也是在追憶一個正在中國消失的工種:「調查記者」。

敘事模型─平鋪直敘,因為記者行業本就引人入勝

近年的影視劇中,有一個品類發展很快,就是職業劇。比如《紙牌屋》講政客,《國土安全》講間諜,《大空頭》、《華爾街之狼》、《億萬》講金融業,《矽谷》講科技創業。這些職業本身,當然有一定的神秘性,而且自帶狗血功能,自然成為好萊塢編劇們關注的話題。

而新聞業本身,也是一個從不缺故事的行業,其敘事資源也不會被敏銳的編劇忽略。好萊塢王牌編劇艾倫索金即有名作,《Newsroom》,講的是一群新聞精英主義的電視媒體人,如何在權力和資本之間,驕傲地維持著自己新聞專業主義的立場。

《Newsroom》呈現了新聞業作為「第四權力」的工作日常,它的邏輯基本面是完全真實的,但因為過於精英主義,並未獲得足夠的傳播。

相反,《Spotlight》的敘事模式,具備了打動普通大眾的各種元素。其實,就是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一個屌絲(魯蛇)默默做著孤獨的事情,經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忍辱負重,最後成功影響了全世界」,這種敘事模式是最經典的流行公式。

比如說,新近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的《美人魚》,即符合這一模式。再比如說,中國最流行的小說,一樣如此。《三國演義》中劉關張逆境中的擴張,《水滸傳中》一群草莽英雄的崛起,乃至《西遊記》中落魄高手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等等等等莫不如此。

再看好萊塢的流行文化。例如真人版《變形金剛》,再到美國的票房冠軍《星球大戰》等等,還是一個套路。而在中國當代,則是金庸群俠,要麼屌絲出身,要麼忍辱負重,都在不停地打怪升級,最終成為一代盟主。在敘事模型上,我們可以把星球大戰,視為美國人的金庸武俠,只是世界觀的設定,放到了全宇宙。

再來看《Spotlight》的敘事,一樣如此。就是一群調查記者,在各種壓力之下,孜孜不倦地在蛛絲馬跡中尋求資訊突破的可能性,最終完成了扎實的證據拼圖,將主教從神壇上拉下了馬。

當然,這個行業和間諜一樣,還有另一層特殊的敘事優勢,即日常工作本身,實際和偵探沒有本質區別。只要從記者的視角出發,就會和員警斷案一樣,進入一個充滿懸念和壓力的世界。導演自然無需添油加醋,就可以獲得足夠誘人的戲劇張力。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覺得電影本身十分「紀錄片」,但還是不斷被懸念推進,一口氣看完這部電影。因為以前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如此的引人入勝,相信這也是吸引許多人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

世界觀─記者不是哈利波特,幹不掉伏地魔

作為一部電影,導演雖然可以有虛構的機會,但卻處處嚴格地遵循現實邏輯。以致在觀摩本片時,我恍惚回到了自己以前的辦公室。這方面我們可以從調查團隊,和他們面對的人群,這兩個維度來作檢視。

一個調查團隊,當然得有一個嗅覺敏銳的主編。主編大人來自大報《紐約時報》,非波士頓本地人,中立於本土的利益網路,敏銳地從蛛絲馬跡中嗅到了一個大新聞,然後毫不猶豫地抽調重兵,並許以足夠分量的版面資源,促成這一報導。

而在調查組的leader,中國稱之為「特稿部」或者「深度部」負責人,則是排兵佈陣。一方面從歷史資料中獲取可能的線索,另一方面則從關係網絡中撬開關鍵消息人的嘴巴——我們這行通常稱之為「拿料」。

看資料獲取線索就是一個技術活。比如電影中,記者們要在以往的報紙中比對各種資料,類似今天的「資料採擷」;而請求法庭公開的文書,也需要越過層層障礙,就像中國的同行們,要和各個政務機構軟磨硬泡,獲取各種材料。有時候一份十萬字的材料中,只有一句話有用,但這一句話,可能會調校調查方向,成為指向真相的關鍵支點。這靈光一現的突破時刻,往往會讓記者興奮到出現生理反應,也構成這部電影的敘事主脈。

除了冷冰冰的資料,找到並撬開關鍵「深喉嚨」的嘴巴,則是一個更具挑戰的事務。任何一件被掩蓋的醜聞,都意味著利益博弈的極大失衡。在《Spotlight》中,弱勢一方的各種舉報被長期忽視,而強勢一方如教會則具備強大的資源,足以影響法院和政府,以及各種社會精英。而長期緘默的律師,則成為資訊突破的關鍵口。

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在真實的新聞工作中,律師往往會成為調查報導突破的關鍵先生。這個群體成為最糾結的一群人,在職業道德和社會正義之間掙扎。電影中的三位律師,既是調查突破的關鍵,也是劇情推進的節點。這部電影只需要如實地呈現律師的掙扎,就足以博取觀眾的掌聲,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至於整個電影中幕後掌控的主教,則是一個真實卻又幽靈般的存在。從電影角度來說,他是弱勢主角逆襲要幹掉的終極大BOSS,有點像哈利·波特需要面對的伏地魔,而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一個掌管宗教的大BOSS,在背後控制著事態的進展。

哈利·波特打了七集之後終於幹掉了伏地魔,而《Spotlight》中,報導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主教最終也只是換個教堂。這是調查記者對陣意識形態管理者的有限勝利,不狗血,很真實。

中美之變─調查報導做為新聞奢侈品,已隨紙媒步步衰弱

電影中的主編大人,現在擔任《華盛頓郵報》的主編。這是一個時政大報,他們的故事也曾經被改變搬上銀幕,就是講水門事件的《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台譯;大陰謀)。也是青年屌絲記者逆襲,而且把總統拉下了馬。那個故事中,「深喉嚨」成為新聞行業的專有名詞,就是「爆料人」。

大約十年前,我曾經去過華盛頓,遠遠膜拜了下當年的新聞現場「水門大廈」,一個並不起眼的建築。後來也在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看到了一個國家的首都,如何精心保存著自己的新聞事業。

現在,距離《spotlight》當年的調查報導已經過去了15年,距離水門事件也有44年,互聯網讓整個世界的新聞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在美國,新一代的記者已經不需要像《Spotlight》中那樣,費力地從舊報紙中搜尋可能的線索,互聯網上可以輕鬆地檢索到全世界的海量資訊,意味著調查記者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

但另一方面,傳統報業則被互聯網取代。在商業層面,梅鐸收購了《華爾街日報》、貝索斯收購了《華盛頓郵報》、馬雲收購了《南華早報》。娛樂大佬和科技先鋒成為報紙的控制者,而調查報導作為成本最高的「新聞奢侈品」,也隨著紙媒商業上的衰退而步步衰落。

在中國,伴隨著報業衰退和互聯網興起的,是一波全新的政經週期。許多當年優秀的調查記者轉入新媒體,如我這般創業者也大有人在。

其實這10多年來,中國從不缺乏普立茲級的調查記者,他們的工作可能比《Spotlight》更具挑戰性,也更考驗智商、情商和勇氣,但最終為這個工種樹碑立傳的卻是美國人,是好萊塢。

如果我們把好萊塢視為美國的主旋律指標,相形之下,中國同行的遭遇則完全相反。這個群體的日益凋敝,已經無法言說,只剩下一些因工作屬性而自帶的審美價值。

從這個角度上看,中國記者看《Spotlight》,是一封寫給自己的情書,也是寫給上一個時代的一曲輓歌。

*作者為中國資深財經媒體人。本文原刊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賈永莉。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