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開始出現後,大量的新冠疫苗、治療藥物投入研發,一度催生世界各國相關的產業發展,然而如今隨著疫情趨緩,對這些企業而言,已不再收到大量的訂單,多數企業績效下滑背後,與新冠項目收入減少、新冠爆發期間收入飆高等有一定關係,然而陷入低谷和追尋轉型,也是這些企業需要面臨的課題。
疫情財不再有!製藥企業營收接連下降
「醫藥研發生產外包」(CXO)產業被視為生物醫藥市場景氣度的風向標,然而近1年多來,隨著疫情相關收入減少、生醫藥投融資放緩等影響,產業成長疲軟。根據陸媒《第一財經》報導,以今(2024)年6月前在中國A股上市的29家CXO企業來看,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下降的企業達到20家,佔比近7成,其中昭衍新藥、南模生物、睿智醫藥、和元生物、美迪西,以及博騰股份,6家企業的下降幅度超過100%。
另外,CXO產業今年上半年母公司淨利出現虧損的有8家公司,這也是CXO上市產業中業績虧損企業最多的一次。其中博騰股份、昭衍新藥、和元生物虧損居前,前2者分別虧損1.7億元人民幣(約7.7億元新台幣),後者則虧損1.13億元(約5.1億元新台幣)。
訂單、投資都少迎來虧損!製藥企業發聲了
對此,博騰股份在近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隨著公司於去(2023)年第3季完成先前收到的重大訂單交付,公司今年下半年收入受重大訂單基數影響將減弱。另外,由於公司過去幾年的營運規模擴大及新業務投資節奏較快,相關營運費用及固定資產折舊成長,也是對淨利帶來負面的影響之一,因此公司正根據年度經營計劃,落實降本增效措施、合理調整業務發展節奏,虧損在過去3個季度也逐季收窄。
除了訂單影響,外部投融資放緩,部分藥廠減少生醫研發投入,也導致CXO企業營收被拖累。報導引述和元生物的上半年財報表示,持續受外部投融資環境影響,中國國內細胞和基因治療行業下游客戶融資仍平平,市場訂單價格較低,再加上臨港產業基地一期投入運行,短期內公司折舊攤提、日常營運成本費用大幅增加,綜合導致營業毛利及淨利下降。
不過,九州藥業業者也在投資人交流會上表示,近年來,受地緣政治、投融資環境等因素影響,「醫藥生產外包」(CDMO)產業才會顯得整體壓力較大,隨著美國升息週期的結束,投融資環境開始改善,相信CDMO也將逐漸走出低谷。
什麼是CXO?
CXO 是指「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研發生產組織),專門為醫藥企業提供藥物研發和生產的外包服務,協助製藥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加速新藥上市。在醫藥行業中,CXO的角色主要涵蓋從藥物開發到生產的各個階段,具體包括:
1、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委託研究服務):
提供新藥開發時所需的非臨床與臨床試驗、數據分析、法規諮詢等服務。2、CMO(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生產服務):
專門負責藥物的製造和生產。3、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開發和製造服務):
結合了研發和生產,為製藥企業提供從藥物研發到製造的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