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令人討厭的松子》女主角會一直愛上錯的人?心理師道出「邊緣性人格障礙者」的成因

2018-09-27 09:00

? 人氣

這種空洞感是如何形成的,拉岡派與客體關係學派在此找到了共鳴,他們都認為母嬰關係嚴重不足是主要根源,由此而導致邊緣主體的自體客體區分能力不足、無法形成內攝機制的內在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部電影當中,松子的母親基本上沒有出現過,這似乎暗示松子與母親的關係是基本缺失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初自我的構成有賴於與母親或撫養者的認同,孩子在想像層面通過內攝、認同的方式來編織所體驗到的滿足和挫敗,這是原初想像性自我形成的必要仲介,如果沒有這種可以依賴的認同和內攝,孩子就不能發展出對原始母性功能的假想,在原初自我的構成上留下一個空洞性的感受。每個主體對於母性功能的缺乏都有一個可接受的限定程度,如果缺乏超過了限定程度,形成的原初自我結構裡的空洞將是不可逆的,永遠無法填滿。

松子所形成的病態依戀根源於這種空洞感,甚至當自殺作家男朋友虐打她時,她也認為這是一種愛,總好過獨自一個人。對類似松子的邊緣狀態的主體來說,他們是非獨立的人,缺乏內攝的內在空間、沒有自體和客體區分能力的心理結構,他們與客體的關係是沒有界限的,是粘附在一起的,通過依附客體為自己精神存活。

我們看到,松子每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時刻想跟對方融合在一起,不斷要對方保證:永遠不離開。被隨意抓來的用來填充內在空洞的男人,就是松子賴以存活的精神「根據地」。如果客體突然中斷或喪失,邊緣型主體會體驗到一種心靈的瀕死感,表現出無力忍受內在的空虛或空洞而精神萎靡,生活似乎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可能出現求死慾望和自殺念頭,當另一個可依賴的客體被感受到,這種由客體喪失導致的精神崩潰又會迅速消失。 浮動性焦慮、對於客體的粘合性依附、難以忍受分離以及在心靈上的瀕死感,是邊緣型主體的內心體驗和依戀風格。

我們看到,松子的母親是缺位的,父親從來都是一張毫無表情的臉,我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場景是當松子看到父親帶著小禮物回來,以為是送給她時,高興的笑臉被父親塞過來的公事包戛然而止,父親的愛和肯定都給了妹妹,完全沒有看到松子的需要。而當松子發現自己做鬼臉可以逗父親笑,她就經常以此來取悅父親,但也留下了一個怪癖,一旦被他人質疑,她就會情不自禁地做鬼臉。

在拉岡派的理論維度裡,主體是通過他者來構建自身的,主體的想像自我是在他者場域下構建的,需要他者的認可,這種認可通過父母特別是母親的目光和話語來傳遞。主體會把被他者肯定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這是拉岡借助科耶夫的黑格爾慾望辯證法發展出的概念。當他者把孩子的哭聲轉化為資訊時,也既是被他者所看到,所解讀,所賦予意義,比如母親聽到孩子哭聲後對孩子說:「我的寶寶是不是尿了?還是肚子餓了?」孩子的哭叫就獲得了他者承認的一份意義。這種被承認的辯證法以一種聲明表達出來,這種承認被命名為孩子的「第一次被肯定」。當主體「第一次被肯定」不充分,就會帶來巨大的內部空洞,當得不到現實客體的承認和認可,邊緣型主體會爆發出這種出人意料的、非自願的、劇烈的情感狀態(表現為憤怒、焦慮、暴力或哭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