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存股累積資產,通膨會讓你愈存愈少!別只看殖利率,「股息成長率」才是關鍵

2023-09-22 10:40

? 人氣

別只看殖利率,「股息成長率」才是關鍵。(圖/Pixabay;作者/sergeitokmakov)

別只看殖利率,「股息成長率」才是關鍵。(圖/Pixabay;作者/sergeitokmakov)

對追求收益的投資人來說,最大的公敵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人的答案可能不盡相同,但你會找到共同點:全都是購買力的損失,也就是通貨膨脹(簡稱「通膨」)。

通膨對你的小金庫衝擊有多大?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通膨每年平均為3%,12年後,你的現金流的購買力就會減少三成。這表示如果一個人在62歲時退休,到了74歲時,每1美元的購買力會減少30美分。

到了86歲時,購買力會減半。簡單來說:在每年3%的通膨率之下,今天的1美元在25年後,價值只剩下0.5美元。

通膨和購買力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理解。假設你所在地的雜貨店一條麵包賣1.5美元。如果每年漲價3%,25年後這條麵包的價格就會漲到3美元。如果你現在每個月花5美元買麵包(對,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不是每個月都吃麵包,我只是假設這個情況),這5美元在25年後,你只能買到一半的麵包。實際上,因為每年漲價3%,你的麵包購買力會被減半。

我們很容易忽略通膨對未來現金流的影響,假設全年的現金流是10萬美元,如果你正要或快要退休了,這筆錢聽起來很充足。但如果這10萬美元放著不動而且沒有增加,25年後的價值就只剩不到5萬美元。

追求收益的投資人要如何打敗通膨?答案就是,擁有每年提供更高收益的投資標的。

股息的成長幅度最好要超越通膨

通膨的避險方式之一,就是專注於可能會定期提高股息的股票。計算方式很簡單,但是很有吸引力。如果一檔股票每年付給你200美元,而股息每年增加3%,那麼25年後你就會收到超過400美元的股息。再回到前面麵包的例子,你的股息成長百分比等同於麵包價格的漲幅。那麼你的購買力就沒有損失。

重點就是,如果你的股息成長率至少能跟上通膨率,甚至希望能超越通膨率,那麼長期下來你的實質購買力就能維持不變甚或提高。

股息成長也許是追求收益的投資人最好的朋友,但是經常會被忽略,因為追求收益的投資人專注於今天(當期殖利率)而不是明天(股息成長率)。這是不對的,尤其是對買進並長期持有股票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通膨避險的方式之一,就是聚焦於可能持續提高股息的個股。

我的意思不是指找到每年都提高股息的個股就能穩賺不賠。畢竟這個方法在2009年第三季時肯定不適用。因為根據標普的資料,那一季只有191間公司提高股息,是有史以來股息增加的公司數最少的一季。

儘管如此,對尋求穩健股息成長的投資人來說,這樣的成果還是很豐碩。你可以打敗通膨,初始投資的金額可以更快回本(payback,我將在本章稍後說明回本的概念),而且最棒的是,你會更有機會擁有資本利得潛力佳的股票。

殖利率不只不能當飯吃,更可能讓你遭遇危險

殖利率不能拿來買東西、付帳單。錢才能用來買東西、付帳單。

所以,在本書的原文書名中是寫為「高額股息」(Big Dividends),而不是「高殖利率」(Big Yields)。因為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殖利率才能得到高額的股息。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長期下來能發放最高額的股息,是來自於殖利率中等但股息持續成長的股票。

那麼為什麼追求收益的投資人聚焦於殖利率,而不是股息的金額本身呢?

我覺得原因之一,在於人們制定購買決策的方式。我們用百分比來看事情,而且通常會忽略金額背後的含意。舉例來說,很多人會開車到比較遠的地方,買一加侖便宜2美元的牛奶(不相信我的話,去問任何超市的經理就知道了),但是很少消費者會為了省2塊錢,而開車到比較遠的地方買汽車─同樣是2塊錢,百分比卻不同。一加侖的牛奶便宜2美元,你可以省下65%。一輛3萬美元的車省下2美元,只省了0.0066%。

延伸閱讀:存股新手常犯的錯,就是用殖利率選股!想找好標的,「配息率」是更可靠的指標

我都不知道曾聽多少人說過,他們將資金從某個投資標的轉移到風險較高的標的,只為了多賺那1%的殖利率。我很認同這種盡可能把辛苦賺得的錢換取更高報酬的想法,但是太多人只為了追求更高的殖利率,而做出不好的決定。要記住,殖利率是很好的風險替代性指標。當你把錢轉移到殖利率較高的投資時,很可能是轉移到風險更高的投資。

假設有個投資人要把錢從有聯邦存款保險的銀行帳戶,移到沒有聯邦存款保險的資本市場帳戶。他把錢從銀行轉移到市場上,殖利率可能可以提升0.5∼1%。這是好主意嗎?也許是吧,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別想殖利率。你要想的是實際增加的金額。如果本金是5,000美元,增加1%就只有50美元。就算出問題的風險很低,你真的會想要把錢從有存款保險的帳戶轉到沒有保險的帳戶,就只為了賺50美元嗎?

華爾街對這種投資心態有一種說法,叫做「在壓路機前撿五分錢」(“picking up nickels in front of a steamroller.”)。你可以多賺幾塊錢,但是如果出差錯,你就會血本無歸。

還有很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解釋在壓路機前撿五分錢的危險性,那就是2008到2009年的標售利率證券(Auction-rate security)的問題。標售利率證券銷售時標榜「幾乎和美國公債和貨幣市場一樣安全,但是殖利率更高」。殖利率是比較高沒錯,但沒高出多少,風險卻比貨幣市場和公債高很多。投資人是在標售利率證券市場崩盤後(也就是2008和2009年初的信貸危機期間),才發現這些風險。投資公司不再支撐這個市場,最終標售利率證券市場的活動戛然而止,等於是讓投資人無法賣出投資、拿回現金。

股息的調整顯示出公司的未來展望

由於股息是以現金發放,所以假不了。公司無法用作假帳的方式來支付股息;所以一翻兩瞪眼,如果不是付得出來,那麼就是付不出來。

通常當公司承諾要發放股息,就是表示公司對未來能持續發放現金給股東的能力有信心。

當公司調高股息,就表示公司認為前景看好,並可以提高給股東的現金流。這並非輕易做出的決定。一間公司最不想要的就是這一季調高股息,結果後來幾季卻刪減或根本不發股息。

當然,調高股息並非公司前景大好的最佳訊號。只要看看銀行股就知道了,許多銀行股在2006和2007年調高股息,股息卻在2008年跌入谷底。

儘管如此,身為投資人的你還得要看股息調整的百分比,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如果股息調整的百分比所顯示的是,公司沒有信心能持續發放股息,就不太可能調高股息。

舉例來說,在各大企業都在刪減股息的寒冬之際,亞培藥廠卻在2008年初和2009年初都調高股息11%。亞培對未來很有信心,公司在2008和2009年都公布了穩健的獲利。

公司對未來的信心,也展現在股價良好的表現上。亞培股價在2008年和其他股票一樣下跌,但是全年只跌了5%。道瓊工業指數跌了34%,比較起來亞培的跌勢真的不大。

我們針對標普綜合1500指數中,截至1994年為止所有每年調高股息的個股做過一項研究,發現這些調高股息的企業,股價表現都超越不調高股息的公司─每年將近2%。以報酬率的標準差來看,這些個股的報酬率較高、風險較低。更好的是,從標普綜合1500指數來看,股息成長股的表現平均每年超越大盤2%。

買進股息成長股是個好主意,不只是因為可以為通膨避險,也因為股息成長股的股價會優於大盤。

風險與報酬的老問題,配息股也難逃

假設你以40美元買進200股。你的投資就是8,000美元。再假設這檔股票的股息是每股1.2美元(那就是殖利率3%)。根據這個股息,你預期第一年會收到240美元的股息。如果這筆股息金流永遠不變,大約33年,你的8,000美元就可以回本。

不過,這須視你的年齡而定,33年可能是一段很適當的持股期間。我認識一些持有這些股票30年或更久的人,都是因為擁有這些股票而變富有。

但是33年才回本實在是太久了。

如果股息金流每年成長3%,而不是停滯不成長呢?

那你只要不到24年,就能讓8,000美元回本。

如果股息金流每年成長5%呢?

那你20年就能回本。

上面的計算還不包括長期的股價成長。長期下來,股價不會被殖利率所影響。這個計算只有一個假設─預期股息成長─用這個來計算初始投資回本所需的時間。

你可以把回本想成是股票投資的安全網。顯而易見的,沒有人能確定股票長期下來的走勢會如何。當然,我們也希望公司不會倒閉、持續發放並且提高股息,以及能因為股價上漲而多賺幾塊錢。計算回本的期間,其實就是建立預期基本績效,也就是回本「最長所需的時間」。

大部分的投資人在比較兩檔股票時,會選擇他們相信長期下來最有上漲潛力的股票,也就是聚焦於報酬。根據股息現金流來計算股票的回本期,會迫使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這檔股票永遠不漲,我需要領多久的股息才能拿回初始資金?

你該專注於回本時間最短的股票嗎?不一定。說到底,總報酬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股票能在15年內就回本,那當然很好,但是能在15年內讓你投資的金額成長五倍的股票會更好。

雖然這麼說,計算股息回本的時間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用來比較判斷兩檔股票的風險報酬潛力。而且在選擇兩個投資標的時,這也是個很好的辦法,幫助決定該選擇哪一個標的。

表6.1可以幫助你根據股息殖利率和股息成長的假設,來判斷回本所需的時間。舉例來說,一檔股票的殖利率若是4%,而且每年提高股息6%,則靠股息回本的時間就是16年。

表6.1:股息回本表(圖/樂金文化)
表6.1:股息回本表(圖/樂金文化)

作者介紹:查爾斯.卡爾森(Charles B. Carlson)

他具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證照,是投資顧問與資金管理公司地平線投資服務公司(Horizon Investment Services LLC)的執行長,也是投資資訊電子報發行公司地平線出版公司(Horizon Publishing)的執行長。地平線出版自1946年每週出版旗艦刊物《道氏理論預測》,是美國最早的投資時事通訊之一。卡爾森既是暢銷書作家,言論也經常被《華爾街日報》、《巴隆周刊》和《錢》雜誌所引述,且經常受邀參與電視台訪談,包括CNBC、彭博電視和廣播以及CNN,被媒體稱為「散戶最重要的盟友」。

他認為與其追求戰勝大盤,不如藉著存股加入市場的長期成長,並設計了一套能保證獲取報酬的安全公式。經由檢驗,這套存股方法不只能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整體股價下跌之時,仍有股息收益,甚至能取得超過大盤指數6%的報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當代財經大師的存股課:華爾街存股行家4招保證獲取報酬的安全公式》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