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真工作,為何表現卻不好?過來人曝「職場適應不良」根本問題,不少上班族都沒發現

2021-09-28 11:50

? 人氣

如果是事情,默默地做就好,但職場多為團體分工,除非是機器操作,否則很少人會用「說明書」的方式跟對方溝通事情怎麼做,太過瑣碎了。舉凡交接時、合作時、企劃時都免不了「溝通」,如果不懂社交性,方向不對當然事情也會做錯。人際溝通要用P的口語型態,人類習慣簡單認知、刻板印象、避免負責,常會表達含糊並隱藏言外之意,以為對方用社會共識或默契就會委婉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職場上被說「白目」的人,是不懂P所致;被嫌沒有效益的人,是不會T所致。但適應不良者多來自P,不會P的人通常也會被他人影響,覺得自己被排擠、被討厭,低落情緒讓T的表現逐漸變差。

志明工作半年,發現自己適應不良,他去修電腦時,發現很多故障是極小的疏失,例如插了隨身碟沒反應,但志明改換另一個插槽就可以用了,他想「與其等我來才能用電腦,不如教他們自己先試試」,於是說「這只是插槽問題,下次你先換一邊試試。」;也很有人事後謝謝志明,熱情地說:「哇!你好厲害啊,一下子就修好了。」志明則害羞地回:「這只要插槽換邊,不是什麼大問題啦…」,結果志明並不曉得大家為何不喜歡他。

志明並非工作能力問題,而是修電腦時的互動,被很多人覺得說話直白、沒有禮節,他不懂社交語言,卻發現大家看見他時都收起笑容或沒有好臉色,於是他「猜」–「是不是電腦修的效率不好,所以才不理他?還是他讓大家覺得很煩,被以為擺爛?」志明這樣想時,因為也改變不了困境,,每天被焦慮纏身,影響原本還不錯的T(工作能力),長期之後就變成「憂鬱」(習慣過度檢視自己是否做錯、心情容易低落),最後什麼事也做不了,從「不適應」變成「不勝任」。

其實在職場上真正擺爛的人,根本不在乎P,也不在乎T,優遊自在的很。

「問題是問題,人是人」:把問題與人分開,找辦法拆解

職場上做事T與做人P是真的很複雜,如果兩者無法兼具的人,先認識自己的狀態,不用自責,把問題與人分開,逐一拆解找辦法。

1.先認識自己與自我接納

職場分析就是把問題與人分開,『問題是問題,人是人』,而你現在遇到問題,所以想辦法解決問題就好,並非以為自己是問題然後解決自己。只是溝通、認知事情的途徑不同罷了。

認識自己與自我接納在人際領域的弱勢,另外找辦法「補強工作角色的扮演」就好。

2.先把事做好

在職場上,老闆是請人來做事的,不是來請人來搞小團體的,因此「把事情做好」還是工作上最重要的事,先求恢復工作能力。

假設精力可以數字化,你有100數值,那麼從此刻起盡量讓自己維持工作角色,專注在工作上,減少投資「事倍功半的人際關係」。把能量拿來進修學習、課外進修,以本例來說,就是把電腦維修的功夫學更好,讓自己覺得很滿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