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鐘寫劇本、現場執導一場戲…記錄片《電影夢的開始》:深入世界上最難考的電影學校!

2017-06-18 16:30

? 人氣

《那年夏天的微光》(Ava)。(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那年夏天的微光》(Ava)。(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台北電影節一向以鼓勵新銳創意、拓展電影的可能為目標,除了藉由「國際新導演競賽」平台獎勵初試啼聲的電影創作者,今年也將焦點擴及電影教育,特別與創校三十周年的法國國立影像與聲音高等學院(La Fémis)合作,精選名導校友求學階段的電影習作,與近年新生的作品,包括鬼才導演佛杭蘇瓦‧歐容的作品等共20餘部短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青春鳥日子》(Thunderbirds)。(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青春鳥日子》(Thunderbirds)。(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那年夏天的微光》(Ava),於今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獲得「作者協會獎」

入選「電影學校探索:La Fémis三十週年」單元的《青春鳥日子》(Thunderbirds)短片導演蕾雅.米修斯(Léa MYSIUS)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那年夏天的微光》(Ava),於今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獲得「作者協會獎」,台北電影節特別邀請到導演來台參加本片及該單元相關座談。《那年夏天的微光》描述患眼疾的少女與家人在海灘渡假的夏日,偷抱走一頭黑狗,並遇到率性的神祕男子,感受到青春的情慾暗湧。在該場驚喜放映後,米修斯將會與該校的編劇系主任,同時也是她的指導教授,一同與觀眾分享從短片進入長片,學生走到業界的歷程。

《那年夏天的微光》(Ava)。(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那年夏天的微光》(Ava)。(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台北電影節探索法國電影學校 台藝電影同場切磋

法國國家影像與高等學院(La Fémis)曾培育出亞倫雷奈、安哲羅普洛斯、克萊兒丹尼絲等無數電影工作者,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難考的電影學校。曾任該校導演系主任的資深記錄片導演克萊兒.西蒙(Claire SIMON)執導的《電影夢的開始》(The Graduation)描述數千人經過半年的入學考試過程,爭取這60個名額,考官除了費盡渾身解數,出題檢驗考生,例如45分鐘寫劇本、現場執導一場戲等。影片除了揭密這為期半年的入學考試過程,更可一窺考官挑選學生的標準。電影節也在該場影片放映後,邀請該校編劇系系主任菲利浦.拉茲瑞(Philippe LASRY)、導演米修斯、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吳珮慈副教授進行座談,就台、法兩國電影學校招生、教育的異同作分享。

《電影夢的開始》(The Graduation)。(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電影夢的開始》(The Graduation)。(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另外,台北電影節也加碼選映了4部本屆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作品《盲口》《知了》《2號球衣》《老麻的私事》於7月12日晚間7點於新光影城一廳放映,並於映後由台藝大電影系系主任廖金鳳率四位導演,與La Fémis代表就影片的表現出發,探討兩間電影學校教育的方式,促進台法電影教育的了解與交流。

本屆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作品《盲口》。(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本屆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作品《盲口》。(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鬼才導演歐容學生畢業作品《維克多》 台北電影節驚喜搶映

作品甫入選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的鬼才導演佛杭蘇瓦‧歐容(François Ozon)1993年的短片《維克多》(Victor)描述想自殺的少年,為了不想父母傷心,先把父母殺了!片中男色、3P、遺體褻瀆樣樣來,口味超重,展現早期歐容的「壞孩子」風範。曾以《流浪劇團之家》(Ogres)、《命運潛規則》(Silent Voices)入選台北電影節的蕾雅‧佛奈兒(Léa Fehner),短片《沉默命運》(Except the Silence)是《命運潛規則》其中一則故事的前篇,描述丈夫毫無預警的被逮捕的女性,生活在悲憤而無助之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