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一崩潰,她就咬媽媽的手臂…心理師:在18歲軀體裡住著8歲小女孩!

2016-11-28 10:20

? 人氣

「像她弟弟,就很乖巧、很正常啊!哪有像她這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家,是談情的地方,怎麼會是談判的場域?」我不禁心想:這個爸爸,是不是搞錯敵人了?

孩子冷哼一聲。

「你到現在依然堅持自己是對的。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如果你再不改變,下一個出狀況的,就是弟弟,你等著瞧好了。」

一路處於挨打的孩子,終於忍不住回擊。「還有,我們不是你的員工,別用那種語氣對我們講話!」

語罷,起身奪門而出,留下一屋子錯愕的家人,驚慌的輔導老師,以及心理圖像更見清晰的我。

「缺席」的功能

一個月後,輔導老師來電,告訴我:「孩子雖然還是沒有每天到校,但平均每週都會來個一兩天。」

「妳怎麼看待孩子的改變?」我好奇地問。

「我覺得她已經有明顯進步,至少走得出家門。」她說,語氣聽來多了幾分篤定,少了許多無力。

她接著補充道:「督導,謝謝你。在那一次的家庭會談裡,我在一旁觀察你與這個家庭的互動,才發現原來孩子的『缺席』對這個家庭是有功能的。孩子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喚回父親對家庭、媽媽,以及對他們的關注。」

我想起當天孩子重新回到諮商室之後的情景。

我請父母到諮商室外頭等待,獨留我、輔導老師,以及她。我對她說:「辛苦妳了!妳的訴求大家都聽到了,包括爸爸。既然階段性目標已經完成,妳還需要繼續(缺席)下去嗎?』」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眉心也跟著鬆了不少。

她的笑,全世界大概都懂了,但重點是:父親呢?這個父親「願意」懂嗎?

心理師暖心分析

在家庭裡,衝突越大的兩人,往往也是越在乎彼此的兩人。

就像上述故事中的那位孩子一樣。我們對於自己在乎的人,總會有許多期待,忍不住對他們索求愛,一旦要不到愛,或感覺被忽略,心理的失落也相對巨大。

等到再更長大些,更有能力時,有時候會轉化成攻擊,來試圖喚起對方的愛與關注。更遑論是一個從小父母即不在身邊的孩子,更不難想見對愛的渴求有多強烈。

在諮商室裡進行家庭會談時,當諮商師與家人建立信任關係,開始進入工作階段後,常見以下的情景:家庭成員會在會談室中不自覺重演平時家庭裡的劇烈衝突、互相指控;另外,有些成員,此時則忙於緩頰,幫忙對行為做解釋,或不知所措。

治療師要做的,則是協助家庭成員洞悉攻擊與指責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並且拆卸攻擊與指責,讓愛直接真實表達。

作者|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諮商、青少年輔導工作近二十年,現為資深高中輔導教師暨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碩士。​目前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請問教養專家」專欄執筆作者;「女人迷」、「媽媽經」等網站駐站作者。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曾任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督導;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務張老師、督導;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輔導員;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專長領域:家庭/婚姻/伴侶諮商;性別與多元文化諮商;性侵害、性騷擾加害人諮商;親職教育/父母效能訓練;攝影藝術治療 ;生涯輔導與諮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