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一崩潰,她就咬媽媽的手臂…心理師:在18歲軀體裡住著8歲小女孩!

2016-11-28 10:20

? 人氣

整整三年,孩子無法出門上學,根據孩子的輔導老師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此次入學之前,她已經「繭居」三年。我仔細端詳著這孩子的臉龐,看見她的眉頭深鎖,一臉滄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八歲,這個「孩子」年紀有點長,足足比班上同學大了三歲。國中畢業後,原可直升一所明星私校的資優班,但她幾乎足不出戶。三年,無法上學,令父母心急如焚。

入學第一天,孩子到校,輔導室就接到母親的電話,並把故事「完整」地說了一遍。

孩子的父母,經營一家小有名氣的連鎖餐飲集團,在全台各地有許多分店。孩子小學的階段,適逢父母在創業關鍵期、全心投入工作中,無暇顧及她與弟弟;與她相依存的,是阿嬤與從小看著她長大的保母。

國小畢業前,阿嬤生病過世,父母忙碌依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她送到一所頗負盛名的寄宿型貴族學校。升上國三後,孩子開始出現「請假日」比「實際到校日」多的情形,但神通廣大的父母,總有辦法擺平一切。

手臂上鮮紅的齒痕

當父母天真地以為孩子終於願意主動上學,從此可以海闊天空之際,孩子彷彿又重重地給了他們一拳:甫入學不到一個月,再度無法步出家門。

起初,母親央求導師到家裡看看孩子,鼓勵孩子上學,但漸漸地,無論是導師、教官、主任,再也沒人可以順利把孩子帶到學校來。所有人雙手一攤,莫可奈何。

一天,母親出現在輔導室。秋老虎的熾熱,讓她穿著袖套以防曬的模樣,顯得合理。直到她進了諮商室,露出手臂上一個個鮮紅的齒痕,把輔導老師嚇得花容失色。

過度涉入的母親

兩個禮拜後,輔導老師陪著母子倆來機構找我。

「妳的意思是:當孩子情緒崩潰時,會要求妳給她咬?」我先看了孩子一眼,再看向母親,「而妳,也就真的乖乖伸出手來讓她咬?」

母親點點頭。

我則與輔導老師交換了一下眼神,兩人都感到匪夷所思。

「咬完後,她通常心情會好一點;恢復平靜後,她也會跟我道歉。」母親望向孩子的眼神裡,帶著幾分乞憐。

孩子也熱切回應母親的眼神,臉上滿是歉疚。

霎時間,我彷彿可以看到這個十八歲的軀體裡,住著一個八歲的小女孩。你可以視之為「一個被寵壞了的孩子」以及「極度縱溺孩子的母親」,共構出這弔詭的暴力循環模式。

然而,我還看見一對依附甚深、同病相憐的母女;以及這個十八歲的軀體內,有個四十八歲的暴力典範。只是,這個暴力典範從何而來?

為了驗證我心中的假設,我請他們全家一起來一趟。

母親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全家一起帶來。

情感疏離的父親

「都是媽媽太寵,不懂得找方法!」在會談室裡,這個父親,作勢握緊拳頭,擺出商業場上談判的架式,攻勢很凌厲,完全沒有給這對母女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像她弟弟,就很乖巧、很正常啊!哪有像她這樣?」

「家,是談情的地方,怎麼會是談判的場域?」我不禁心想:這個爸爸,是不是搞錯敵人了?

孩子冷哼一聲。

「你到現在依然堅持自己是對的。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如果你再不改變,下一個出狀況的,就是弟弟,你等著瞧好了。」

一路處於挨打的孩子,終於忍不住回擊。「還有,我們不是你的員工,別用那種語氣對我們講話!」

語罷,起身奪門而出,留下一屋子錯愕的家人,驚慌的輔導老師,以及心理圖像更見清晰的我。

「缺席」的功能

一個月後,輔導老師來電,告訴我:「孩子雖然還是沒有每天到校,但平均每週都會來個一兩天。」

「妳怎麼看待孩子的改變?」我好奇地問。

「我覺得她已經有明顯進步,至少走得出家門。」她說,語氣聽來多了幾分篤定,少了許多無力。

她接著補充道:「督導,謝謝你。在那一次的家庭會談裡,我在一旁觀察你與這個家庭的互動,才發現原來孩子的『缺席』對這個家庭是有功能的。孩子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喚回父親對家庭、媽媽,以及對他們的關注。」

我想起當天孩子重新回到諮商室之後的情景。

我請父母到諮商室外頭等待,獨留我、輔導老師,以及她。我對她說:「辛苦妳了!妳的訴求大家都聽到了,包括爸爸。既然階段性目標已經完成,妳還需要繼續(缺席)下去嗎?』」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眉心也跟著鬆了不少。

她的笑,全世界大概都懂了,但重點是:父親呢?這個父親「願意」懂嗎?

心理師暖心分析

在家庭裡,衝突越大的兩人,往往也是越在乎彼此的兩人。

就像上述故事中的那位孩子一樣。我們對於自己在乎的人,總會有許多期待,忍不住對他們索求愛,一旦要不到愛,或感覺被忽略,心理的失落也相對巨大。

等到再更長大些,更有能力時,有時候會轉化成攻擊,來試圖喚起對方的愛與關注。更遑論是一個從小父母即不在身邊的孩子,更不難想見對愛的渴求有多強烈。

在諮商室裡進行家庭會談時,當諮商師與家人建立信任關係,開始進入工作階段後,常見以下的情景:家庭成員會在會談室中不自覺重演平時家庭裡的劇烈衝突、互相指控;另外,有些成員,此時則忙於緩頰,幫忙對行為做解釋,或不知所措。

治療師要做的,則是協助家庭成員洞悉攻擊與指責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並且拆卸攻擊與指責,讓愛直接真實表達。

作者|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諮商、青少年輔導工作近二十年,現為資深高中輔導教師暨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碩士。​目前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請問教養專家」專欄執筆作者;「女人迷」、「媽媽經」等網站駐站作者。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曾任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督導;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務張老師、督導;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輔導員;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專長領域:家庭/婚姻/伴侶諮商;性別與多元文化諮商;性侵害、性騷擾加害人諮商;親職教育/父母效能訓練;攝影藝術治療 ;生涯輔導與諮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