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的焦慮告白:如果職涯是場遊戲,只有掌握這三個重要規則,才可能成為贏家

2019-07-28 08:00

? 人氣

當然你可能會說:「拜託,CMU 的資工在許多評鑑機構裡都是排名第一,你拿 CMU 跟台清交比,會不會太抬舉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拿 CMU SWE MS vs 台清交資工系,的確是張飛打岳飛,但我從中得知一件事情是:如果你在美國進到一個優質的 program ,你要進到台灣人理想中的「夢幻公司」,就只是一個選擇而已。讓我們來看看另外一份就業報告,資工世界排名跟台大資工差不多,全美排名 20 左右的 Rice University 的 Report 。

母數是 262 個有全職工作的畢業生(2013–2018)Rice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employment Report

另外,不知為何 Adobe, Airbnb, Amazon, Apple, Asana, Facebook, IBM, Indeed, JP Morgan, Linkedin, Oracle, PayPal, Snapchat, Twitter, Youtube…沒有被校方列為「Top Employers」

總之,只算 Google 跟 Microsoft 來說,就已經是 23% ;更不用說如果再把上方的公司加進來,整體來說會是多少。

而進到台清交資工系與進到 Rice 資工系的競爭程度?….在此就不引戰了!

軟體產業會是特例嗎?

我手上沒有顧問業的具體數字,但以 BCG 來說,在台灣你要進到 BCG ,會是一年數百人競爭 3、5 個,甚至更少的職缺,且拿到的人幾乎都不會放棄;而我們鄰近的日本,BCG 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而已,且每年的招募數量是數十位,而如果求職者同時拿到頂尖大企業的綜合職與 BCG 的 offer 時,會放棄 BCG 的也不在少數。

因此,在台灣要進到 BCG 等級的公司跟日本相比,競爭程度….可想而知,高了非常多!

小結

想要在世界級的舞台上發光發熱,你有以下三種解法:

如果你可以在市場上當成為人中之龍鳳,那麼,台灣或許也有許多你的舞台、你可以發展的地方,例如台灣也有資工系應屆畢業生申請上 Goolge 且 relocate 到其他國家。

找一個薪資級距高的領域穩定地耕耘,例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以及不少隱形冠軍,可以給予世界級的薪資與工作挑戰。例如以台積電、聯發科的薪資來看,其實整個亞洲能給到明顯優於台灣的公司,其實並不多(換算物價回來);而隱形冠軍的風險在於,當市場太 niche 的時候,職涯風險相對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