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的焦慮告白:如果職涯是場遊戲,只有掌握這三個重要規則,才可能成為贏家

2019-07-28 08:00

? 人氣

舉例來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旅遊業從業人員的薪資級距,新鮮人的年薪假設是 35~60 萬,那麼,排名偏後段的新鮮人,可能就會落在 40 萬,而偏前段的人,可能才有機會領到 50萬、非常頂尖的領到 60 萬。

而軟體工程師的薪資級距,新鮮人的年薪可能就會是 45~90 萬,那麼,排名偏後段的新鮮人,可能還是可以領到接近 50萬,而中段的,可能已經可以領到另一個產業的天花板 65 萬,更不用說前段班的,可能早已領到其他產業五年十年的天花板。

「條條大路通羅馬,可就有人出生在羅馬」

職涯這個遊戲,就很血淋淋得詮釋這句討人厭的話;如果你在一個整體薪資級距偏低的產業,那麼你再怎麼努力,可能都會比另一個高薪產業的中低薪資者,獲得的報酬還要少。

這公平嗎?或許不公平,但歡迎來到現實的世界。

小結

如果你希望拿到整體社會平均水準以上的薪資,除了努力工作累積「徽章」之外,你還得觀察你待在怎麼樣的產業?這個產業的薪資級距是否是滿足你需求的?如果再更深入,就是觀察這個產業的趨勢,是上升中?還是下滑中?薪資級距相對容易察覺,趨勢則需要一定的知識量與國際觀,下一個主題我們來討論「機會」。

附註

有些人可能會跟我說:行行出狀元,我身邊有朋友加入旅遊業做儲備幹部,第一年年薪也是 80 萬,不輸給許多軟體工程師呀!

首先,這個「級距」的設定,是去掉前 5% 與後 5% ,這樣才能讓我們看清「大多數」而不是「特例」;再者,這個「級距」只是我過去對市場了解的舉例,具體的數字並不重要,而是當我們在做抉擇的時候,我們該用哪些角度去思考、協助自己做決定。

另外,我們討論的是「受薪階級」而不是「創業」。以創業來說,大部分產業的「資產階級」天花板都遠高於 99% 的高階經理人,而在這邊我們僅討論「受薪階級」。

規則三:機會——產業決定天花板,而國家決定產業

好的機會,讓你有高於水平的薪水、累積有未來性的徽章、建立正確的工作觀念。那麼我們的下一個問題是,好的機會要去哪找?

限量是殘酷的,你能找到的機會,除了受限你的「排名」,也受限於你的勞動市場——國家

舉例來說,軟體工程師進 Google、商學院畢業進 BCG:

如果念資訊工程相關的領域工作,能夠進到 Google 做軟體工程師,在台灣幾乎是鳳毛麟角,以台清交資工三所頂尖學校來說,能夠進去的也不到 5%;而根據 CMU Software engineer MS 的就業報告來看,幾乎90% 的學生都拿到了類似等級的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