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總統大選》除了川普的另一個意外:有錢不一定能領先

2016-03-09 19:03

? 人氣

美國總統大選黨內初選,民主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與桑德斯(Bernie Sanders)競爭激烈。(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黨內初選,民主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與桑德斯(Bernie Sanders)競爭激烈。(美聯社)

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初選進行至今,民主黨由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暫時領先,共和黨則由川普(Donald Trump)一路過關斬將、跌破眾人眼鏡。今年的初選除了川普是個意外,眾人對於競選資金籌募的傳統觀念幾乎也被顛覆。因為很顯然地,這次有錢不一定打得贏這場選戰(當然,沒錢還是萬萬不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傑布布希曾任8年的佛州州長。(美聯社)
傑布布希曾任8年的佛州州長。(美聯社)

在初選期間,各種出乎意料的競選政策結果,其實顯示了挹注的資金多寡對於選情局勢,或是競選效果的影響仍然有限。舉例來說,傑布.布希(Jebb Bush)即使花了超過1億美元在競選活動上,甚至有許多「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撐腰,在黨內初選的前3戰卻全盤皆輸,最後也只能摸摸鼻子,黯然退出角逐白宮這條路。新澤西州州長克利斯蒂(Chris Christie)則是隨著資金不足也中途離場;至於一直強調「靠自己」的川普,競選策略其實也就是把自己的商業資源,挪用來競選。

桑德斯雖然苦苦追趕希拉蕊,大還是有大批支持者希望他取而代之。(美聯社)
桑德斯雖然苦苦追趕希拉蕊,大還是有大批支持者希望他取而代之。(美聯社)

民主黨的部分,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主打「草根路線」,把自己塑造成草根性象徵人物,依賴小眾的捐款人,並提倡拒絕「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支持;相反的,另一位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則有金主們願意每人拿出2,700美元(政治獻金最高上限),且有強大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支持。財力似乎懸殊的兩人,在黨內初選選戰表現卻都不可小覷,對於希拉蕊陣營來說,桑德斯是個不可輕忽的對手。

由於密西根州的初選選制並非贏者全拿,讓希拉蕊逃過慘敗的命運。(美聯社)
希拉蕊。(美聯社)

其實,參選人背後資金多寡的真正關鍵是在「大選」(general election)。大選時期,就只有兩名候選人,兩黨自然會傾全力支持,此時的選舉會湧入大筆大筆大金主們的政治獻金,例如共和黨財力雄厚的資助人:億萬富豪科氏兄弟(Koch brothers)、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 Corp.)董事長安德森(Sheldon Adelson)都會「出馬」,抑或其他百萬、億萬富翁則成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

希拉蕊和支持者自拍(美聯社)
希拉蕊和支持者自拍(美聯社)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DNC)則是取消了對說客的政治獻金限制;也就是說,若希拉蕊成為民主黨的提名人,每一名說客將能在「希拉蕊勝利基金」(Hillary Victory Fund)捐超過30萬美金。呼籲對競選經費加強約束的組織「民主21」(Democracy 21),其主席韋爾泰梅(Fred Wertheimer)表示,「在初選階段,你可能會有錯誤印象,覺得有錢人輸很慘,」「但在大選階段,這些人會再加碼。」
這樣循環下來的結果就是,勝選出的人會被這些政治獻金「綁住」,受背後大金主們的約束;至於有人說,川普是靠自己的錢打選戰就不會有這種困擾,但問題是這名商人創立「川普大學」(Trump Entrepreneur Initiative),現在卻被控詐欺、騙錢。

川普。(美聯社)
川普。(美聯社)

韋爾泰梅與其他小團體正聯合在美國國會推動一項法案,希望以1:6的方式調整競選經費的比例,也就是說假如今天一名候選人獲得250美元的捐款,他將可以在政府的撥助中拿到1,500美元,但該候選人每場選舉就不得再接受超過1,000美元的獨立捐款。

密西根州的初選投票所。(美聯社)
密西根州的初選投票所。(美聯社)

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打開企業資助選舉的門,這項裁決認為美國企業可以不受限制地投入競選資金,也造成「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風氣猖狂;雖然這項法案並不能遏止「歪風」,但希望能減緩候選人在競選時對於「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政治依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