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口譯哥」現象背後的深層議題

2016-01-27 06:10

? 人氣

人權報告脫離不了現行國內法的規定,而由法務部統籌的全國法規資料庫中,雖已將許多法規加以英譯,但缺乏審查與統整,一個用語同時存在六、七種譯名的現象,不乏其例。試問,外籍人士要查詢或使用台灣的法規,如何不產生誤解?國內學者要使用這些素材作國際發表,經常還要先兼作大量的語文校訂工作,才能讓國際人士了解台灣法規的真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各位也許知道外交部有強大的「翻譯組」,但也許不知道外交部的聲明,也是先寫好中文定稿,再把中文稿翻譯為英文,而不是直接以英文撰寫的。各個語言都有自己的語法與邏輯,需要細心處理,若單純視為「翻譯」,有時意思會喪失(lost in translation),甚至陷入語病而不自知,致其他國家對台灣的權利聲明產生誤會。

以上都是將英語文的使用單純視為語言問題,以為用「翻譯」就可以解決國際溝通與訊息傳遞的例證。事實上,一種語言是一個世界。不用英文的語法與邏輯進行思考,是不會作出正確的英文,遑論好英文的。這也是為何我們周遭充斥著「台式英文」的原因;此時,「翻譯」越精準,給我們的是適應漢文思考後的「英文」,而非母語人士慣用的英文。相反的,看似偏離文本的,也許才是達意的詮釋。

III. 「專業化」是答案?

無可諱言,上述種種病症,卡在政府機關內部的語文使用能力。此環節若能進步,政府處理國際事務會更有效率,而國家整體的競爭力也會提昇。問題是,能力建構的路徑,是進一步「專業化」?還是鼓勵政府的從業人員自己拿起英文的專業,不斷磨練,即使一開始很艱辛?

我不否認,英文使用是門專業,而翻譯人員應受到尊重,包括好的待遇。但以現代國家效能治理的角度,這項專業應走向普及,讓長官能用英文批公文,外交部能用英文寫聲明,而非更加「專業化」,集中由少數人處理,甚至委外。最近關於身心障礙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外包的爭議,即是兩種思考衝突的展現:當政府內部缺乏某項專業,解決的途徑是強化內部能力建構?還是委外,由專案辦公室約聘人員處理?當人權公約審查的本意,是督促政府落實各項人權保障,並在檢討與對話中,一次又一次檢視成效,將其委外,政府機關將喪失在過程學習的機會。此時即使英文報告準備得漂漂亮亮,拿來照本宣科,又有何意義?

這些就是我不能贊同批評蔡英文團隊「不尊重專業」的原因:首先,就政策溝通而言,團隊內部的人可能比任何口譯人員都要專業、有效率。更深層的是,當天的安排顯示該團隊有信心,由業務人員自己處理語言事務。這個方向是好的,也應該擴及到政府的其他層面。我們可以批評他們處理不好的地方,但不應否定他們的方向。相較而言,「不尊重專業」的批評,背後的思考是將英文視為「外語」,且僅能由特定的「專業」人士處理,進而否定普及化處理的企圖心。

台灣並不是個對英文友善的環境:學校裡教英文,但整體環境卻不鼓勵學生使用英文;英文教育從稚齡時,就被裹上濃厚的貴族色彩,至今仍是城鄉差距最大來源之一;大眾傳媒碰到英文直播,避之唯恐不及,因為預設閱聽人不會歡喜接受;過去將英文定為第二官方語言之議,也曾被攻擊為崇洋媚外、數典忘祖。透過「口譯哥」現象所引發的討論,也許是剝去菁英主義面紗,正視英文實用性,大步強化公部門英文能力的契機。

*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曾參與多項對外談判,並具備廣泛口筆譯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承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