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從美軍撤出敘利亞談「台灣經驗」

2018-12-30 07:20

? 人氣

今年12月20日,川普決定把駐防於敘利亞東北的美軍撤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由少數民族庫德族扮演核心力量的敘利亞民主軍。(資料照,AP)

今年12月20日,川普決定把駐防於敘利亞東北的美軍撤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由少數民族庫德族扮演核心力量的敘利亞民主軍。(資料照,AP)

今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宣佈,將把駐防於敘利亞東北的2,000名美軍撤出。此言一出,立即引發舉世譁然,首當其衝的就是多年來與美軍並肩作戰,在敘利亞東北部掃蕩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由少數民族庫德族扮演核心力量的敘利亞民主軍(Syrian Democratic Forces)。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在收復伊斯蘭國敘利亞首都拉卡(Raqqa)的戰役中,敘利亞民主軍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庫德族得以在敘利亞東北部成立了一個簡稱為「羅賈瓦」(Rojava)的北敘利亞民主聯邦(Democratic Federation of Northern Syria),並持續接受美國的政治、軍事支持。

與美軍合作的敘利亞庫德族軍隊(AP)
與美軍合作的敘利亞庫德族軍隊,若美軍撤離將使庫德族同時遭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與土耳其等勢力包圍。(資料照,AP)

相較於內部派系林立,無法形成統一力量打擊伊斯蘭國並推翻阿塞德(Bashar Hafez al-Assad)政府的敘利亞反抗軍,庫德族長期被視為美國在中東最可靠的盟友。如今美國做出撤離敘利亞的決定,卻將使庫德族深陷同時遭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與土耳其等勢力包圍的處境。

四面楚歌的「羅賈瓦」

於100年前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今天中東的亂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遭受負面影響最大的,是奧圖曼帝國瓦解之後,祖國庫德斯坦被英法列強分裂,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土耳其等四個國家的庫德族。過去這整整一個世紀以來,庫德人都為了尋求民族的統一獨立而奮鬥。

尤其是在土耳其境內,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的庫德斯坦工人黨(Partiya Karkerên Kurdistan),就不惜採用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極端手段爭取獨立。於是庫德斯坦工人黨,就被土耳其這個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並具有北約會員國身份的盟國定位為恐怖組織。

諷刺的是,目前在敘利亞東北部與伊斯蘭國作戰的敘利亞民主軍,是由一支名為人民保衛隊(Yekîneyên Parastina Gel)的庫德族民兵武裝擴編而成。而人民保衛隊的軍政幹部,不是接受庫德斯坦工人黨訓練,就是本身同時是庫德斯坦工人黨的黨員,自然使得敘利亞民主軍被土耳其視為「頭號敵人」。

所以過去打擊伊斯蘭國的時候,曾經出現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情況,那就是當美軍F-15與F-16等戰機,從土耳其因吉爾利克(Incirlik)空軍基地起飛為庫德族提供空中支援的同時,土耳其空軍的F-16戰機也從同一座基地起飛,並對庫德實施以炸射。

自2016年8月起,眼見庫德族的勢力因伊斯蘭國的消退不斷發展壯大,甚至直逼土耳其兩國邊界,安卡拉當局又發起「幼發拉底之盾行動」(Operation Euphrates Shield),派出豹2式戰車與M60戰車打入敘利亞東北部,試圖一舉摧毀「羅賈瓦」。

 雖然這場「幼發拉底之盾行動」,最後在美國出面調解的情況下叫停,但是庫德族與土耳其軍方仍不時隔著邊界相互挑釁。直到目前為止,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ğan)總統領導的土耳其,仍被敘利亞庫德族視為繼伊斯蘭國之後的第二大敵人看待。

敘利亞敘總統阿塞德表示,如果川普信守對付「恐怖分子」的承諾,他們倆將「理所當然成為盟友」。(美聯社)
敘利亞敘總統阿塞德。(美聯社)

至於阿塞德總統領討的敘利亞政府軍,由於正在集中兵力圍剿叛軍的最後據點,對「羅賈瓦」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甚至從維護敘利亞主權領土完整的角度來看,阿塞德在對抗土耳其入侵的過程中還可以扮演與庫德族共禦外侮的角色。

可即便如此,庫德族還是被阿塞德定位為主張民族分裂的「次要敵人」。既然庫德族的定位是「次要敵人」,那麼阿塞德政權就遲早會將進攻目標轉向他們。事實上,在庫德族進攻拉卡的過程中,他們就不斷遭遇到敘利亞空軍戰機的攻擊與騷擾。

2017年6月21日,甚至還有一架敘利亞空軍的Su-22戰鬥機在空襲庫德族的過程中遭美國海軍F/A-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擊落。這是自1999年5月4日美國空軍F-16在波士尼亞上空擊落塞爾維亞空軍的MiG-29之後,美軍創下的第一起空對空擊墜紀錄。

隨後到了2018年2月7日,敘利亞政府軍又在俄羅斯傭兵的支持下對庫德族位於代爾祖爾(Deir Ezzor)的據點發起攻勢。結果在F-15E打擊鷹戰鬥攻擊機、F-22猛禽式戰鬥機、AC-130砲艇機以及AH-64阿帕契直升機提供的龐大空中支援下,庫德族人擊退了政府軍及俄羅斯傭兵。

現在美國宣佈撤軍,將使敘利亞民主軍再度陷入四面楚歌的局勢。一邊是具有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大軍壓境,另外一邊則是有俄羅斯與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磨刀霍霍,還有殘餘的伊斯蘭國武裝份子虎視眈眈。可見庫德族的存在,對於周邊所有強權而言都十分的礙眼。

被美國出賣的庫德族

打從1991年波灣戰爭爆發以來,庫德族就有如1941年到1979年之間的中華民國,在中東扮演著美國忠誠盟友的角色。利用波灣戰爭的機會,他們在聯合國部隊的支持下於伊拉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庫德自治區。隨後庫德族又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中,協助美軍推翻了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

到了2014年,歐巴馬總統下令美軍執行「堅定決心」(Operation Inherent Resolve),與北約盟國聯手空襲伊拉克與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據點。在伊拉克政府軍與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無力對付伊斯蘭國的情況下,美軍武裝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國的庫德族武裝做為地面反攻的主力。

伊斯蘭國總共有兩個首都,分別位於伊拉克的摩蘇爾(Mosul)與敘利亞的拉卡。而在光復這兩個首都的過程中,庫德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總計有40,000名伊拉克庫德自治區的自由鬥士(Peshmerga),與政府軍一起被投入到攻取摩蘇爾的戰役。

至於收復拉卡的行動,地面上靠的則清一色是以人民保衛軍為主的庫德族武裝,還有少許的敘利亞自由軍將士。聲稱為抗伊斯蘭國戰爭中流砥柱的敘利亞政府軍與俄國人,在反攻拉卡的過程中則絲毫不見蹤影。從各種意義上來看,伊斯蘭國的瓦解都少不了庫德族將士們的奉獻。

不過美國依賴庫德族打擊伊斯蘭國是一回事,卻不代表美國願意為了庫德族得罪周邊盟邦。比方說2017年9月25日,挾著擊敗伊斯蘭國餘威的伊拉克庫德自治區舉辦獨立公投,結果因為參與投票的民眾當中有高達93%投票贊成獨立建國,引起伊拉克政府的強硬回應。

結果這項公投因為得不到美國政府力挺,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失去了石油重鎮基爾庫克(Kirkuk)。執意推動獨立公投的庫德自治區總統巴爾札尼(Masoud Barazni),也在一個月後宣佈下台。當然這並不是庫德族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遭到美國出賣。

庫德族與過去的中華民國一樣,在美國擁有龐大的遊說勢力。而且無論是伊拉克的自由鬥士還是敘利亞的人民保衛隊,內部都有大量來自歐美的外籍戰士與庫德族一起並肩作戰。尤其是參加人民保衛隊的美籍戰士,大多都是經歷過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退役美軍,在美國國會與軍方內部都有龐大的影響力。

美國國防部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AP)
美國國防部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日前提出辭呈。(資料照,AP)

所以當川普總統宣佈要從敘利亞撤軍時,排山倒海的壓力立即從國內國外席捲而來。就連外號「瘋狗」(Mad Dog)的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還有全球反伊斯蘭國聯盟特使麥格克(Brett McGurk),都因為不願意承受「出賣盟友」的道德譴責,主動向川普總統提出辭呈。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美國不惜再度出賣老朋友庫德族,也要從敘利亞撤軍呢?其實這情況,與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訪問大陸,到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段時間發生在台灣的歷史還真是有些類似。

為何撤出敘利亞?

其實自2011年底從伊拉克撤軍以來,美國與中東盟邦之間的關係就不斷惡化。海珊被推翻以後,在美國支持下上台執政的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便基於宗教因素而不斷靠攏與美國相互敵視的伊朗。而在反攻伊拉克伊斯蘭國的過程中,就有大量伊朗扶植的什葉派民兵參與。

這些什葉派民兵當中,就包括曾經於2004年在伊拉克薩德爾戰役(The Siege of Sadr City)中與美軍大打出手的邁赫迪軍(Mahdi Army)。如果看過國家地理頻道迷你影集《戰火歸途》(The Long Road Home)的讀者,對這支部隊印象應該不會陌生。

也就是這樣的一支反美武裝,在2014年後以「群眾動員軍」(Popular Mobilization Forces)的名義改頭換面投入打擊伊斯蘭國的戰鬥,並接受來自美國與北約的空中支援。他們打擊信仰遜尼派的伊斯蘭國是一回事,但是反抗美國的情緒可是一點都沒有降低。

美國對庫德自治區的支持,看在伊拉克政府眼中自然也是感到芒刺在背,全面倒向伊朗與敘利亞合組的什葉派反美聯盟,似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來自伊拉克庫德區的朋友,向筆者表示包括F-16IQ戰鬥機與M1A1戰車在內所有由美國提供給巴格達當局的先進武器,都會立即轉移給伊朗軍方進行研究。

土耳其則是自冷戰時代以來,就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且積極配合美國阻止蘇聯進軍地中海的傳統盟友。如今卻因為看待庫德族的立場與美國不同,還有艾爾段總統懷疑華府暗中策動了2016年7月一場針對他的軍事政變,導致土耳其開始向俄羅斯積極靠攏。

不只所有土耳其對敘利亞庫德區的進攻,都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默許,而且艾爾段總統還考慮要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為此美國政府不惜凍結了向土耳其交付F-35A閃電式戰鬥機的計劃,以防止艾爾段總統向俄羅斯出賣這項關鍵的武器技術。

一個以伊朗、敘利亞還有伊拉克為主,背後有俄羅斯支持的什葉派聯盟足以毀掉波灣戰爭以來美國在中東戰場上所有的戰略佈局。土耳其如果再與俄羅斯結盟,那麼就連最後一條圍堵俄羅斯進軍地中海的防線也將崩塌,美國勢力在中東將再無立足之地。

更何況川普當年競選總統的承諾,就是要美國停止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且過去27年來,美國在中東的投資換來的也不是盟邦的感謝,而是聲望的大幅降低以及世人的嫌棄。所以擺在美國眼前的選擇,似乎也就只有早日從中東戰場抽身而已。

雖然可能會導致庫德族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但是美國只要停止對敘利亞民主軍的直接支持,就能夠瓦解俄羅斯在中東聯合伊朗、敘利亞、伊拉克還有土耳其共同反美的戰略佈局。撇開庫德族的因素,土耳其對「羅賈瓦」的進攻看在阿塞德總統眼中可是十足的侵犯主權,將導致大馬士革與安卡拉當局翻臉。

駐紮敘利亞的美軍(AP)
駐紮敘利亞的美軍(AP)

在這樣的情況下,敘利亞政府軍反而必須要出兵確保庫德族的安全,才能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而土耳其則必須要重新扮演冷戰時代「地中海守門人」的角色,與美國合作圍堵在中東蠢蠢欲動的俄羅斯。至於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伊朗,則可交給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就近看管」。

換言之,這27年來美國維持中東秩序維持的已經很累,川普希望將此一重責大任「下放」給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與土耳其等友邦來執行。這個政策,與1968年起美國總統尼克森發表的《關島主義》(Guam Doctrine)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亞太地區圍堵蘇聯與中共的政策一直都是靠美軍來維持,好讓日本、南韓、台灣、南越、菲律賓、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友邦發展經濟。可是到了1968年以後,美國已經因為越戰打得筋疲力盡,所以依據《關島主義》將亞太防務「下放」給這些經濟日益繁榮的盟友。

但是與出賣盟友庫德族,卻只換來老朋友土耳其回心轉意的川普不同,尼克森在「沒有完全出賣」盟友中華民國的情況下,就爭取到新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了美國領導下的反蘇陣線。由此可見尼克森是真正的外交高手,他的格局遠非商人出身的川普可以比擬。

除了反蘇之外,尼克森拉攏中共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要適度的壓制日本。因為要讓日本分擔圍堵蘇聯的任務,就必須要適當強化日本的軍力與政治影響力。可過去珍珠港遭到偷襲的經驗,卻讓尼克森總統體悟到如果放任日本不斷壯大不管,將會威脅到美國的西太平洋霸權。

而在拉攏中共的過程中,韓戰的經驗也讓尼克森將中共視為亞洲秩序的潛在挑戰者。更令華府方面擔憂的,則是出現中共與日本高呼「建立亞洲人的亞洲」口號,聯手挑戰美國的情況。所以與其動用美國自己的力量防範中共或者日本發展出足以挑戰美國的力量,倒不如讓中共與日本彼此制衡。

於是就有了1972年美國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理權」,跟著沖繩主權一起轉交給日本的情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藉著釣魚台主權問題讓中共與日本彼此永遠提防下去,沒有多餘的時間與氣力來挑戰美國。釣魚台還只是台灣的附屬島嶼,而台灣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自然就更為重要了。

台灣曾經接受過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國人心目中永遠的痛,尤其是對於自稱領導對日抗戰的中國共產黨而言,只要一天沒有讓五星紅旗飄揚在玉山主峰上,中國的抗日戰爭與紅色革命就沒有結束。這代表的不只是甲午戰爭的國恥沒有洗刷,還將威脅到中共政權延續下去的正當性。

同時對於日本而言,台灣則是其歷史上的第一塊殖民地。半個世紀來的殖民統治,雖然沒有讓台灣如同滿洲國那般的讓日本人天天掛念,但要是說日本人停止對台灣內部事務的關注,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時時刻刻,都在試圖以各種方式增加對台灣的影響力。

有意思的是,就如同阿塞德政府與庫德族雖彼此敵視,但是最害怕土耳其進攻敘利亞一樣,聲稱領導對日抗戰的中國共產黨與1949年被他們趕到台澎金馬地區的外省族群所最害怕的,就是哪一天日本恢復對台灣的殖民統治。而在本省族群當中,同樣存有「親中反日」與「親日反中」的勢力在相互拉扯。

所以只要「台灣問題」一天不解決,中共與日本就不可能和解,這兩個國家也沒有一個能發展成足以挑戰美國的單一強權。同樣的,只要中東地區還有庫德族存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土耳其之間的矛盾就永遠不會消失。俄羅斯想在這個地區站穩腳跟,自然是難上加難的。

制定《羅賈瓦關係法》的可能性

從上述角度來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1979年與台灣斷交,還是2019年從敘利亞撤軍,美國政府都是基於促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決定。國際舞台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首重利益,所以美國的這些行為其實也不是讓人無法理解的。

事實上相較於絕大多數的國家,其實美國已經算是相當重道義的了,否則不會在1949年大陸淪陷後,持續承認中華民國長達30年之久。甚至在南越已經淪亡的情況下,堅持到1994年才給予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承認。所以對於40年前的中美斷交,我們確實應該用平常心看待。

而且《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的存在,卻讓中華民國得以在與美國沒有邦交的情況下,持續維持雙邊的實質關係,包括國防安全上的合作。一位留學美國的將官曾經向筆者表示,《台灣關係法》是專門為中華民國量身打造的創舉,直到今天在世界上都還是獨一無二。

這位將領指出,如果1973年美軍撤出越南的時候,也制定一部《越南關係法》(Vietnam Relations Act),就能避免1975年4月以後,大量越南難民「投奔怒海」的悲劇。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美國對中華民國已經是相當有意思的,當然這也是因為台灣存在能同時牽制中共與日本的關係。

庫德族同樣也具有牽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土耳其的作用,所以美國其實並沒有完全放棄他們。甚至在傳出美軍撤退的消息後,法國馬上自告奮勇表態要派軍進駐「羅賈瓦」。由惡名昭彰的黑水公司(Blackwater)改名而成的阿卡德米公司(Academi),也將進入敘利亞執行美軍不能執行的任務。

可是美國如果還想維持往日的道義形象,持續向國際社會投射「柔性實力」(Soft Power)以增加認同,那麼參考「台灣經驗」,為敘利亞庫德族人設置一個《羅賈瓦關係法》(Rojava Relations Act)是一個可行的操作。至少在過去與美軍並肩作戰的庫德族戰士眼中,這或多或少能維持美國的良善形象。

自中美斷交以來,台灣人眼中的美國形象確實遭到了相當大程度的創傷。不少過去堅決反共的老一代外省人,或者是中國認同強烈的本省人,都基於對日本勢力重返台灣的恐懼,轉而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自己在島內安穩過日子的政治靠山。

想要推動「台灣獨立」的獨派人士,潛意識中同樣認為美國是不可靠的,所以才會有依賴日本的不切實際想法,進而時常發表親日媚日言論。這些不正常的現象,都來自於美國當年「拋棄盟友」的行為。所幸有《台灣關係法》,中美斷交的衝擊得到了有效控制。

若美國不思考推動《羅賈瓦關係法》,將導致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族人全面向阿塞德政府靠攏,甚至成為與俄羅斯人同仇敵愾的反美夥伴。伊拉克境內的庫德族人,則會出於生存考量與土耳其政府合作,強化艾爾段總統重建奧圖曼帝國的囂張氣焰。

因此從各種角度,尤其是提防俄國勢力在敘利亞壯大的角度來看,美國撤軍或許是有道理,但是拋棄庫德人的結果絕對是百害而無一利。制定《羅賈瓦關係法》,同樣也能給美軍即將撤退的阿富汗找到一個可以依循的前例,給全球各地的美國盟友一個安全保障。

假若類似的案例,真的能成功套用到敘利亞、伊拉克與阿富汗等美國盟友的身上,那台灣真是締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奇蹟。筆者相當建議,旅居美國的華僑朋友們將此建議傳達給選區的國會議員,對於維護自由世界盟邦的生存還有提升台灣在美影響力方面,相信都能帶來正面的意義。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