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不分階級,婚姻並非自然生成:《為什麼愛讓人受傷?》選摘(4)

2019-01-07 05:10

? 人氣

「階級內婚是促成婚姻的最大社會拉動力──跟教育程度、社經地位相當的人結婚──那麼,性感就會導入跟社會再生產這樣正常邏輯相牴觸的面向」。(資料照,示意圖/ StockSnap@pixabay)

「階級內婚是促成婚姻的最大社會拉動力──跟教育程度、社經地位相當的人結婚──那麼,性感就會導入跟社會再生產這樣正常邏輯相牴觸的面向」。(資料照,示意圖/ StockSnap@pixabay)

一戰結束後性意識(sexuality)開始有所轉變,不過二戰之後變化更為清晰顯著;許多學者認為性意識改變才會導致「娛樂型性慾」(recreational sexuality)的崛起,而娛樂型性慾盛行,又將性慾推向異化、商品化、高度自戀的境地。但我認為我們應當將「性」解讀成跟美一樣,具有「擴散地位」的特質;也就是說,「性」可以授予地位。「性感」既然已經是很重要、乃至於很關鍵的擇偶標準了,我們不妨再進一步思索這件事可能引發的種種後果。首先,「美」如果跟道德品格交織很緊密,就表示美跟社會階層的關係較為貼近(品德高尚,意指一個人能夠完美展現該階級應有的舉止,以及該階級所認可的合宜性)。媒體─時尚─化妝品產業當年在塑造「性感」時,是希望吸引各階層女性,因此「性感」這項特質,跟道德標準相對較無關,也比較少被社會階層影響和左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安潔莉娜‧裘莉最能體現「性感不分階級」這樣的信念了:原則上,性感是任何女性透過仿效便能習得、獲致的特質。但這樣一種信念顯然是在暗示說,在過去傳統階級內婚制,性感具有潛在破壞力。換言之,性感美麗不僅不一定跟社會階層有所重疊,實際上反倒能夠為經濟教育條件較差的女性開啟一條攀權附貴的途徑,所以性感一旦獲認可,取得合法化地位,就表示民眾進入婚姻的管道增加了,打破傳統以金錢決定位階的模式。「在社會最底層,情色位階(erotic hierarchy)恐怕比別的地方更加顯著,畢竟無權無勢、未受良好教育的窮人,各方面都屈居劣勢,他們會更希冀情色位階帶給自己豐厚的報酬。」由此可見,婚姻市場和性競技場之間有時會相互干預,有時彼此重疊,有時後者取代前者,為性而性;競技場內吸引無數競爭者同場較勁,裡頭不乏有錢人、有教養的人、極富性魅力(但未必有錢或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其次,選擇標準多樣化,就表示人在擇偶時可能面臨更多衝突。如果說,階級內婚是促成婚姻的最大社會拉動力──跟教育程度、社經地位相當的人結婚──那麼,性感就會導入跟社會再生產這樣「正常」邏輯相牴觸的面向。過去當然不乏出身不同階級但彼此吸引的例子,只是從前賦予他們的正當性遠遠不及今日。這也表示,若要將同樣合法卻未必重疊的標準加以結合的話,將使覓偶過程更加複雜化,讓做選擇的人在衝突屬性間小心翼翼地巡遊(有時必須做取捨)。若用社會學術語來講,我們可以說現代人擇偶是奠基在慣習(habitus)上──經由社會化所習得的身體方面、語言方面、文化方面的性格傾向(disposition)。這種擇偶方式其實更複雜,當事人必須吸收、內化好幾套評估標準,有些評估模式傾向複製社會階級,有些評估模式則偏向媒體文化所創造的無階級差別意象。浪漫慣習(romantic habitus)先天就無比複雜。

「外陰前庭炎」,又有人稱之為「陰道憂鬱症」,不僅影響性生活,就連日常行為如騎車都可能痛不欲生!(示意圖/JTBC Drama@facebook)
當性經驗出現後,性生活脫離了情感,愈來愈多人為性而性,純粹想要體驗性生活。(資料照,示意圖/JTBC Drama@facebook)

多重擇偶標準所造成的第三個影響或許是最為明顯的:性本身即是目的,跟婚姻徹底脫勾。「性經驗」類別出現後,性跟婚姻脫勾的情況更為明顯,性生活脫離了情感生活,愈來愈多人為性而性,純粹想要體驗性生活。性愛脫勾表示情感意向和性行為之間的距離愈拉愈大,代表當前的感情跟將當前感情轉化成未來承諾的道德責任漸行漸遠。不僅如此,性感一詞更在在印證性行為跟感情分道揚鑣,因為感情多半是在道德框架底下組織跟醞釀的,但性感不一樣,它本身即是獨立的文化類別、文化行為,不受道德框架約束。性愛脫勾已成普遍趨勢,對男性尤然,根據統計,色情網站男性訪客占七二%,付費色情網站更高達九五%,由此可見女性仍傾向將情感和性慾混為一談。此外,性、愛分離變成主流後,就表示當事人的意圖和實際感受更難被解讀出來了。

第四個影響,性感讓墜入情網這件事變得全然主觀,再也沒有人能用客觀標準來衡量兩人的性吸引或化學反應(即便美麗的標準漸趨單一化,本論點依然成立)。在奧斯汀文學世界裡,有套公開、客觀的擇偶標準為眾人所共享;但是在今天,擇偶變得很主觀,(基本上)都是根據難以言傳、莫可名狀的吸引力。總的來說,個人只能自己判斷有沒有被對方吸引,跟該不該愛上對方,因此選擇伴侶,更像是個人透過複雜的情感和認知評估程序所達成的決策。

第五個影響,性感使民眾愈來愈仰賴圖像和視覺來衡量一個人的魅力,這顯然跟當今主流擇偶標準──可以用理性和語言明確表述──是相牴觸的。若請當事人解釋被吸引的原因,答案多半是些在認知上、在意識上、在理性層次上無法說得通的理由。吸引力的基礎其實很薄弱,大抵建立在兩個陌生人短暫接觸後所做出的倉促判斷,無怪乎近年會出現速配這種新興文化現象(如眾所周知的「一夜情」,及較晚近的「勾搭〔hook up〕」)。「性感」一旦被當作評估模式,也就標誌為性而性的風氣形成了,但反過來說,民眾或許不願再以家庭的框架或長久存續的框架來經營性生活。

啪啪啪 性感(示意圖/TastyCinnamonn@pixabay)
美麗和性感一旦被標準化,「性吸引力階序」便隱然成形。(資料照,示意圖/TastyCinnamonn@pixabay)

最後一個影響是,隨著美麗與性感的影像標準化且廣為傳布,造成身體外觀和樣貌日趨一致。將浪漫邂逅裡的性慾加以標準化,認定某些身體特徵和臉部樣貌是好看、是性感的,其中以時尚和文化產業所推出的模式最占優勢。美麗和性感一旦被標準化,「性吸引力階序」(a hierarchy of sexual attractiveness)便隱然成形:根據那套演練純熟的文化符碼,某些人明顯比其他人更性感、更有魅力。由於性感標準已內化成現代社會深層結構的一部分,因此現代人常用這套標準來評估和品評未來伴侶,認定某些人的「性吸引力」排名高於其他人。因此,擇偶主觀化(自我成了唯一有效的評估來源)、性感容貌標準化,以及品評性感的能力,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上述改變為經濟學家口中的婚姻市場創造了條件,並設定了時代背景:男女交往被個人選擇和品味監控著,人人皆可自由選擇和交換對方身上我喜歡的特質─最典型的交換是用女人的魅力換取男人的地位。經濟學家蓋瑞‧貝克(Gary Becker)是最早提出「婚姻市場」的理論先趨,他認為婚姻跟其他經濟行為一樣,都是自願的,因此適用偏好理論(the theory of preferences)。此外,擇偶原本就存在著競爭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說婚姻是市場,而能在其中提供最多屬性的人將對其他人握有更大權力。貝克的論點精準反映出一般人普遍接受的看法:婚姻是自由選擇下的結果,選擇標準各不相同。但貝克卻犯了幾項重大錯誤:他認為決策是偏好所造成的結果,每項偏好都是平等的,所以不用區分父母的擇偶觀或未來伴侶的擇偶觀。但從社會學的立場看,這兩者極為不同,自我選擇其實比想像中來得複雜,因為當事人有可能想要滿足多重用途:也就是說人的偏好是多樣的,但偏好跟偏好之間卻有可能相牴觸。此外,貝克還忽略了一件事:婚姻市場,以及覓偶與擇偶的環境,通常會因為管制婚姻的方法(或不管制)而產生極大的差異,也就是我先前所說的選擇生態。經濟學家認為「偏好誘使人做選擇」,卻從來不問偏好是在什麼條件下養成的。最後、或許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經濟學家忽略了一件事:婚姻市場不是自然生成,也不是普世皆同,而是歷史演變的結果,也就是男女交往獲鬆綁,跟控管選擇程序的傳統道德框架徹底脫勾。因此浪漫邂逅「大轉型」指的是,不再用正規社會界線去管制覓偶的管道,然而在求姻覓緣的過程裡,競爭卻變得萬分激烈。經濟學家將「婚姻市場」視為自然範疇,但實際上它是歷史發展的結果,與廢除同階級內婚的規定、賦予個人愛情選擇權、覓偶競爭日益普遍等等有關。唯有現代性才能提供發展婚姻市場的環境與條件,而婚姻市場本身就是現代性固有的一部分。所以在這方面(In that respect),與其說是婚姻市場,倒不如說是「性場域」(sexual fields)更為貼切,因為場域概念假設行動者在資源不平等的情況下,於既定社會場所內展開激烈競爭。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立體書封。(聯經出版社提供)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立體書封。(聯經出版社提供)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本文選自作者新著《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