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來鴻:日本人還鍾情傳真機卡式帶?

2015-11-11 06:56

? 人氣

日本人很愛機器人,但辦公仍用傳真機。(BBC中文網)

日本人很愛機器人,但辦公仍用傳真機。(BBC中文網)

別的國家早丟進垃圾堆了,日本還忠貞不渝地守著。原因何在?拒絕擁抱新技術,與創新大國形象不符,而且嚴重影響生產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都知道日本人對機器人、高科技小玩意非常著迷,日本是走在製造業創新前列的國家。但是,日本許多辦公室內的技術現狀卻截然不同。

日本還用人來承擔交通信號燈的工作,大牌公司使用有10年歷史的軟體也是常態。

無處不在的便利店甚至仍然出售辦公用的卡帶!還記得卡帶是什麼東西嗎?就連索尼這樣技術革命的先驅也仍在使用傳真機。

「明星戰士」(Starfighter)是一家在東京和芝加哥均有分部的軟體公司。該公司負責人麥肯錫(Patrick McKenzie)說,「在採納現代資訊技術、特別是那些軟體業的新技術方面,日本公司比外國公司大概落後5-10年。」

任何日本觀察人士可能都覺得這很奇怪,因為,日本可是一個開發出世界首例非接觸式支付系統、子彈列車、索尼隨身聽的國家。

在日本,用手機可以付款,但是沒有什麼人真用電子錢包,辦公室也無人使用Skype或者其它一些現在已經無處不在的雲端儲存手段,比如Dropbox。

日本發明了子彈頭,但指揮交通還靠人。(BBC中文網)
日本發明了子彈列車,但指揮交通還靠人。(BBC中文網)

但是,日本擁有全世界一些最為先進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手寫傳真

南澤洋二(Yoji Otokozawa)是東京信息技術諮詢公司Interarrows的總裁。他說,日本公司數位技術普及不夠,因為小型企業、而不是跨國公司主導日本。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日本420萬家公司當中,中小型企業佔99.7%。所以,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系原來是靠小土豆、而不是外部世界盡人皆知的大傢伙來驅動的。

南澤說,中小型企業就算不是徹頭徹尾的「勒德派」(Luddite)、一般也很保守。「他們聯絡通常會使用寄信、發傳真。我們有時還會收到手寫的傳真,說明這些公司甚至還沒有使用word這樣的文字處理軟體。」

不過,即使一些更大、更現代的全球化公司看來好像也被困在落後之中。但是,找願意公開談論這個現象的人很難,日本文化中,雇員對雇主忠心是常態。

最近,日本一家著名藍籌技術公司的雇員匿名發推特說,「最終,你認了,一家以走在高科技前列形像為榮的公司要求雇員使用1997年左右的電郵系統。」

日本絕大多數公司都是中小企業。(BBC中文網)
日本絕大多數公司都是中小企業。(BBC中文網)

這位推手在不透露姓名的前提下接受BBC訪談,揭露出公司對辦公科技矛盾心態的更多內情。

「電子郵件和內部通訊,我們使用Cyboz,只能發文字,我們能夠使用的伺服器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幾乎每個月都要刪除或者轉移舊的電子郵件,否則可用空間就滿了。」

管理層鼓勵員工將數據燒錄到光碟、通過郵遞系統發送,同時還要伴隨一張「手工填寫」的數據傳輸表。

這位員工還堅持說,當有人提議更新軟體、採納Basecamp、Dropbox一類的共享工具時,管理層不屑一顧地予以拒絕。「過度預防出現問題的辦法通常是禁止安裝新軟件。」

「無情保守」

考普(Rochelle Kopp)是「日本跨文化顧問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日本商界的培訓和諮詢公司。她說,如果推客所說的是典型行為的話,這也有助於解釋日本公司的生產力危機。

跨文化顧問公司在東京、硅谷都有業務。考普說,「美國員工生產力更高,因為他們可以使用最棒的技術—美國走在技術前列。」

別的國家早進歷史垃圾堆了,日本商店還在賣。(BBC中文網)
別的國家早進歷史垃圾堆了,日本商店還在賣。(BBC中文網)

考普本人也曾在一家日本大公司供職幾年。她認為,拒絕放棄模擬技術、轉而追求數位化意味著日本公司未能獲得那些提高生產力技術所能帶來的紅利。

「日本資訊技術部門無情的保守,痛恨電腦與外部世界連接。他們擔心數據失竊、駭客攻擊,這也導致他們害怕外國。」

東京一家國際化物流公司的女職員—同樣不願意透露姓名—說,「日本人在辦公室啟用任何新東西都猶猶豫豫。」

她把這種態度形容為「可以戰勝的無知」,如同奧爾德斯·倫納德·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作家)所說的那樣,「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想知道。」

結果是,日本人雖然工作時間很長,但是非製造業的生產力在經合組織國家位居榜尾,大約只相當於美國的一半。

人非機器

福特(Martin Ford)是《機器人崛起》一書的作者。他說,你的資訊技術越先進,你就越有可能被取代。

日本人工作時間長,但生產力並不高。(BBC中文網)
日本人工作時間長,但生產力並不高。(BBC中文網)

因此,儘管日本有熱愛高科技的公開形像,商界一大部分好像仍然認可只要有可能就盡可能地用人、而不是用機器。

歸根結底,傳真總不會自己取回自己吧。

這樣盡量使用最多人手的做法也許有助於日本將失業率保持在3.4%的低水平,但同時,生產力也提不高,更不用說鼓勵創業精神了。

在從商品為基礎的經濟轉向以智力資本為基礎經濟的過程中,這樣做能阻擋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的崛起呢?看上去可能性不大。

不過,日本公司好像還是一意孤行……

(撰稿:蘇平,責編:董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