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飲食研究發現 顛覆飲食文化

2015-11-09 10:06

? 人氣

雖然這個研究的對象不是人類,但它也指出:人類吃了這些長期食用基改食品的禽畜後,並未出現不良反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基改食品非常複雜,目前還有許多尚待研究之處,這個研究也不代表基改食品百分之百安全,但這29年的數據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基改食品對生物的影響,也許沒有想像中可怕,深具啟發性。

胖瘦的祕密就藏在胃腸裡?

當有些人嚷嚷:「喝水也會胖!」的同時,有些人卻怎麼都吃不胖?科學家指出,箇中奧妙就藏在我們的胃腸道中。

人類的胃腸道中存在數十億微生物大軍,近年來,科學家發現,這些微生物除了幫助消化,也跟儲存脂肪、血糖濃度、產生飢餓/飽足感的激素反應有關。如此一來,腸道中的微生物其實影響了我們的身材、對什麼食物過敏、是否容易得到糖尿病等健康因素。

據研究指出,胖子和瘦子的腸道菌種大不相同,後者的腸道菌種遠比前者豐富。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將胃腸道的微生物「生態系」調整到最佳狀態,打造不易發胖的「體質」並改善健康。

想像一下,未來可在市面上買到「充滿細菌」的牛奶,喝下肚後,能幫助你減肥、穩定糖尿病的病情,是不是挺棒的?

拋開食物金字塔!

為了健康著想,人們一定或多或少聽過某種類型的食物金字塔:由6大類食物組成,最底層是五穀根莖類、最上層是油脂和糖分,代表每類食物的建議攝取量。

但食物金字塔的概念稍嫌抽象,美國農業部(USDA)2011年推出「我的餐盤」(MyPlate),上頭只有四大類食物,五穀根莖類、蔬菜、水果和蛋白質的比重相近,提醒民眾:避免攝取過多熱量,並盡量均衡的攝取各大類食物。

此外,肥胖已成為21世紀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許多人在和脂肪奮戰的同時,英國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 PHE)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on Nutrition, SACN)6月發布7年來的研究成果,提醒人們,根據我們的飲食習慣,精製糖、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才是現代人的大敵,並提議修改英國版的「我的餐盤」。

少吃精製碳水化合物(Pixabay)
少吃精製碳水化合物(Pixabay)

白米、白麵條、義大利麵、吐司等常被拿來做為主食的食物都屬於精製碳水化合物,科學家們的研究在在指出,我們千年來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可能得做點改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