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稿:四川省阿壩州藏區的大骨節病

2015-10-28 00:13

? 人氣

茸木達養老院重度大骨節病老人。(BBC中文網)

茸木達養老院重度大骨節病老人。(BBC中文網)

提起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讓人首先想到的或許是風光旖旎的九寨黃龍和獨特的藏羌少數民族風情,其實阿壩州屬於中國典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大骨節病的重病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病痛複雜 成因未明

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變形性骨關節疾病(Kashin Beckdisease)。該病在世界上僅見於中國、俄羅斯和北韓北部少數地區。中國病區主要分佈在從西南部的四川、西藏到東北的狹長地帶。

自17世紀以來中國一些地方志上就已經出現了類似大骨節病的記載。1934年,中國醫學界開始出現關於大骨節病的相關報導。

這種骨骼疾病主要侵害兒童和青少年的骨骼與關節系統,導致軟骨內成骨障礙、管狀骨變短和繼發的變形性關節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增粗變形,肌肉萎縮,運動障礙,嚴重的可導致喪失行動能力。

阿壩州位於四川省西北部,與青海、甘肅交界處,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據最新統計,阿壩州全州1352個行政村中,有379個村有大骨節病及其他骨關節病人,患者人數已經達到4萬多人。

由於這一區域的大骨節病流行時間長、分佈廣、病人多、病情重。因大骨節病導致的貧病交加、惡性循環為主要特徵的貧困問題,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由此引起的區域和城鄉差距非常突出,在中國同類貧病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自2006年起,中國將阿壩州作為綜合防控大骨節病的試點地區。

阿壩州如此眾多數量的大骨節病患者,又居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高原地區,多年來,他們的病情發展如何?他們的生活環境怎樣?

南木達鄉異地安置學校學生們出課間操。(BBC中文網)
南木達鄉異地安置學校學生們出課間操。(BBC中文網)

四分之一人口為患者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9月下旬走訪了阿壩州大骨節病情最為嚴重的壤塘、阿壩和紅原縣。

9月末的阿壩已經略有初冬的寒意,早晚溫差較大,而正午炫目的陽光又在提醒人們這裏是距離太陽更近的、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

由於沿途道路提升改造,從阿壩州州府馬爾康縣驅車需要6個多小時才可抵達壤塘縣城。

壤塘縣位於阿壩州最西端,是傳統上所說的嘉絨藏族聚居地,也是阿壩地區大骨節病患者最多、病情最重的縣。

壤塘藏語意為「財神的壩子」,但是寓意美好的名字並沒有給這個小縣城帶來好運。過去的幾十年間,大骨節病一直困擾著當地人的正常生活,當地經濟發展滯後,因病致貧的現象比較嚴重。

據不完全統計,壤塘全縣近4萬人口中有1萬多人患有大骨節病,主要分佈在偏遠高原地區。

中國的醫務人員經過對該地區多年的病情以及環境監測結果分析發現,該病病因至今仍然不明,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該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和少年人群中,成人中新發病例甚少,因此未成年人成為重要的防空對象。為此,全州通過實施異地育人、搬遷、改換水源、改換糧食等措施控制大骨節病的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