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規賴隨」能抵禦北京壓力嗎?BBC:賴清德就任總統,兩岸難有蜜月期 

2024-05-20 17:37

? 人氣

2024年5月20日,總統賴清德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2024年5月20日,總統賴清德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作為台灣人,能夠實際與處理台灣事務的大陸官員面對面交談的機會並不多。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樣的機會,好好交流兩岸對彼此的想法,那麼誰還願意去做這樣的交流呢?」今年20多歲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在讀學生詹宇翔,向BBC記者回憶自己作為前國民黨籍台灣總統馬英九創辦的「大九學堂」成員訪問大陸的感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詹先生2023年參加了馬英九湖南「祭祖」之行,並在大陸拜訪了多個民間及涉台官方機構。今年馬英九再次率大九學堂成員訪問大陸,更進一步在北京與習近平見面。

Lai Ching-te at an election night rally outside the party headquarters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pei
賴清德

詹先生認為,在訪問期間自己能和大陸官員就統獨問題、歷史沿革和兩岸民意想法「婉轉但不迴避地討論彼此心中最敏感的話題,希望能夠增進雙方的理解」。

但在又一個520(台灣新當選總統通常在5月20日舉行就職典禮)將至,民進黨的另一位總統即將走上台灣最高政治舞台之際,詹先生與馬英九冀盼的兩岸交流,與台灣當下的政治主流以及民選領袖的執政實踐似乎漸行漸遠。

過去八年,在美中對抗加劇的背景下,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率領台灣政治及經濟逐漸朝著與中國脫鉤的方向前進。即將接下總統大位的賴清德,亦多次表態新政府在外交及兩岸政策上會依循蔡英文路線,固守台灣主權,同時與美國等國際盟友加強關係。

他在兩岸和外交方面能抵禦來自北京的巨大壓力嗎?

新總統與對岸難有蜜月期

蔡英文路線是什麼?賴清德在掌握權力之後,又要如何依循這條戰略方向?北京對台北的挑戰及外交施壓會持續且加強嗎?這些問題都顯示,即將正式成為台灣總統的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幾乎沒有蜜月期,台灣內外的挑戰似乎將接踵而至。

「蔡總統最重要的政治資產之一就是加強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並提升全球對台灣的認識。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蔡英文在對中國政策上的謹慎平衡:堅守台灣的合法利益,同時保持克制,避免挑釁。當然,中國對外的好戰態度亦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這是中國問題專家,位於華府的智庫「德國馬歇爾中心」(GMF)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總結蔡英文八年執政的看法。葛來儀的評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特別是與白宮往來緊密的學者如何評價過去八年台北的外交戰略。但是,蔡英文畢竟在幾天後就要離開台灣總統府,接棒的同黨副手賴清德,未來如何處理兩岸問題,開啟台北外交新頁都將成為焦點。

賴清德過去數次強調,他若勝選,在外交兩岸戰略上,會延續蔡英文路線——後者被認為在外交議題上「親美」,在兩岸議題上拒絕「九二共識」但願意在「民主對等」的情況下與北京對話,賴清德要如何做到?再者,北京過去八年對台戰略強勢,對外擠壓台北的外交空間,賴清德堅持的蔡英文路線還能持續抵禦北京的挑戰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