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保障自由?還是政治不在了才有自由:《漢娜‧鄂蘭》選摘

2018-12-23 05:00

? 人氣

年輕的漢娜鄂蘭。(取自網路)

年輕的漢娜鄂蘭。(取自網路)

為何我們想認識鄂蘭?

作為一個流亡美國的猶太知識分子,鄂蘭承續了當代思想哲學自我批判的道路,試圖不依循任何既定的學說立場,要在一個新的理論基礎上重建政治思想,也就是說,鄂蘭一方面同意當代思想對政治哲學的批判。這是為什麼她總是拒絕「哲學家」的標籤,她甚至不滿意別人認為她所從事的是一種「政治哲學」。然而在另一方面,鄂蘭卻想重建另一種不同於主流傳統的政治理論。如此一來,鄂蘭既批判西方政治哲學大傳統,卻又想重建另一種新的政治理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樣的矛盾結合讓人不禁想問:為何鄂蘭會嚴厲地批評西方的政治哲學傳統?她的理由何在?她憑何宣稱其思想不再是一種傳統「政治哲學」的翻版?她的政治思想與過去的政治哲學有何不同?鄂蘭的嘗試成功了嗎?真的有一種更好且更進步的「非政治哲學式的政治理論」嗎? 這是鄂蘭思想的原創性所在,也是為何這些著作成為當代政治理論的經典文本的理由所在,更是為何我們想要閱讀鄂蘭的原因。

探討極權主義的起源

鄂蘭的第一部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不但立刻引起深刻的回響, 成為此議題的重要參考指標,也是讓鄂蘭聲名鵲起、立足美國的代表作之一。猶太人出身的鄂蘭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當時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她,招致蓋世太保的拘捕,不得不選擇流亡法國及美國。曾經親身遭受過納粹對人類身體、思想、自由之迫害及摧毀的鄂蘭,是最有資格來從事這等工作的思想家,唯有她才能夠深刻地反省、分析極權主義這種史無前例的政治經驗。

漢娜鄂蘭
漢娜‧鄂蘭 。(取自維基百科)

這本書代表了她對集中營裡頭極端經驗和納粹政治實驗的深刻反省,帶著鄂蘭去思考:在一個後於極權主義的時代及世界中,政治意謂著什麼?也就是說,如果納粹代表了西方傳統無力、無能的黑暗面,在「傳統」不再有效的新時代中,我們如何重建人的實踐生活? 更具體來講,極權主義的分析讓鄂蘭走向其著作的一個中心主軸: 在「後極權主義」的時代中,政治行動如何化為可能?政治行動意謂著什麼?人類的「自由」與「政治」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到底是「政治」不在了,自由才會出現?還是只有真正的「政治」才會保障「自由」?

鄂蘭的重要性正在於,她的這些提問,是任何一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公民所需要了解及思考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給政治思想留下的「大哉問」。或許有些人不同意鄂蘭的回答,但很少人能夠否認,她所提出的問題正是我們共同所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不管我們同不同意她的理論,站在鄂蘭這位巨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

《極權主義的起源》在寫什麼?

《極權主義的起源》是鄂蘭成名的代表作,她在此書開頭強調極權主義的「新」及「史無前例」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