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糧食危機下的台灣稻米產銷新概念

2015-09-06 05:50

? 人氣

2.台灣出口、大陸進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確定訂單之後,對於台灣稻米的出口,擇定常溫貨櫃或是冷藏貨櫃,最後因為出口時間在均溫在30度以下,所以就選擇以常溫貨櫃來做為出口外銷的載具;在大陸進口時,因為過去沒有大批量的台灣稻米進口,第一批甚至在港口滯留了近70天,才順利通關,但因為貨櫃密閉,長期曝晒而讓貨櫃內部高溫,致使米蟲產生,且品質變差。而在第二批進口時,通關時間也縮短到7天;第三批時,則再縮短為3天;這些出口準備與進口經驗,也為兩岸之間建立了進出口通關的流程與依據。

3.出口碾製、檢疫檢驗

台灣稻米的分級,碎米粒、白粉質率、被害率在5%以內則可視為一等米,10%以內為二等米,15%以內為三等米,而在大陸的分級是比台灣更為嚴格,一等米是為2%以內。因此,當時團隊討論之下,毅然決定出口以進口的當地規定為要求,請台灣端的農民團體在碾製篩選過程中,再強化篩選要求在2%以內,但若如此會增加損耗及成本提高,但為了做好台灣史上最大量出口的工作,決定要以比台灣一等米更嚴格的2%以內,而多產生的成本並由企業全部吸收,如此才能對能農民有助益,也有利於出口後的進口作業。品質達到標準之後,再報請防檢局檢疫官到產地進行裝櫃燻蒸處理的檢疫作業,而在出口前於稻米生產結穗後初、中期及採收碾製後均送第三方公正單位檢驗,各項檢驗都符合政府規定後才進行出口的後續作業。

4.農民合作、安全生產

由於訂單已確定,這種通路確定的百分百「訂單農業」,是進行契作生產最好的模式與保證。也因此,在500噸稻米的訂單之下,即選定濁水溪南岸的莿桐產區,以連續四年得到農委會經典好米之碾米廠的合作農場,同時也是登錄許可的台灣43家出口大陸碾米廠的其中之一,以此為中心與農民合作並安全生產台灣優質稻米,其中對於農民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透過定期定時的產地訪視與要求,且全程記錄生產過程,並在生產初期即對水、土採樣送驗,抽梗結穗之後亦送驗,力求安全第一的品質。

產業合作的行銷,創造多贏的模式,這樣的思維與概念,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但怎能實際呈現,其之間的過程才是最為困難的,成果容易看得見,可是過程不易看得見,所以有效結合生產方的農民、銷售方的企業與消費方的民眾,這才是行銷關鍵點。因此,稻米產銷新概念最重要的是以市場需求的主要思考,便利生活的銷售需要,加上台灣味道的食材料理,利用台灣優質米融合了台式料理,形成了新的銷售方式,不僅提昇了原本產品的末端售價,更也創造快時尚、易消費與方便吃的新模式。利用末端的通路,對台灣下單生產,所形成的出口與進口的推拉力,將能創造出全新的稻米產銷新概念。台灣,需要更多這樣的案例,大家共同努力打拚為台灣。

*作者為企管博士,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