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糧食危機下的台灣稻米產銷新概念

2015-09-06 05:50

? 人氣

無米樂崑濱伯與觀光遊客合照。(作者提供)

無米樂崑濱伯與觀光遊客合照。(作者提供)

談到崑濱伯,就會想到無米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這十多年來,只要一談到稻米產業,幾乎就會讓人直接聯想到崑濱伯,而我個人是在2007年即與這位台灣農業老前輩結緣,當時利用全台灣的通路賣場,特別直接向其採購稻米到賣場銷售,而也進行了宣傳活動。於2011年在任公職時,也再次的邀請台灣稻米產業賢拜崑濱伯到雲林所舉辦的台灣西瓜節與西瓜大王陳文郁見面,兩人各自為台灣農業發展奉獻心力。近期,再次的到台南後壁稻米產區探訪,再看見崑濱伯仍然老當亦壯的在自家門口和遊客們拍照;導覽的社區協會總幹事直言,若不是有崑濱伯,後壁菁寮怎能如此吸引民眾前來農村樂,甚至吃著社區媽媽所煮農家菜的割稻飯?

當然崑濱伯不居功的說,那是大家共同為地方打拚,才能吸引遊客前來。從這之間,看到了一生從事稻米耕作的老農夫,只為生產好的稻米來賣,因為返鄉的青年熱血為此拍了記錄片,加上吳念真老師的發想與旁白,從此讓無米樂帶動了地方經濟,也增加台灣百姓對農業的關注,更提昇大家對稻米產銷的重視與看見農村的純樸、農民的純真與農業的純潔。

在這之間,也出現另一個實例「白米炸彈客」,至今已超過十年之久,主要訴求的「反對稻米進口」和「政府要照顧農民」的論點,因當時為了加入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關稅貿易總協定),後來衍生成為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台灣政府遂不得不開放稻米的進口,當時有許多農民抗議與反對,深怕台灣稻米市場禁不起世界各國的稻米進口,而使得台灣稻米產業受到衝擊,影響為數眾多的農民朋友。

但是經過多年之後,台灣稻米產業反而是走得更有特色,類似日本般的小農盡出,各有特色且各有品牌。再反觀白米炸彈客「反對稻米進口」的訴求,其實在國際浪潮之下,早已無法阻擋,但卻必須在這浪潮之下與進口稻米競爭之下,生產與通路上更要走向獨特發展路途,以安全生產與優良品質為第一,再輔以品牌行銷,建立台灣稻米獨特的分眾行銷模式。其另一訴求「政府要照顧農民」,以目前政府對於稻農的協助,因為有著公糧收購的保證,讓種植水稻已是農民最基本和穩定的工作,因為有著政府的保價保量收購,讓台灣老農有著微薄的收入,青年農民則忙租賃農地,擴大生產面積與建構自有品牌,而政府部門也因應小農的產生,近年連年舉辦的十大經典好米競賽與十大經典神農,也成為台灣農業新亮點。但是台灣農業問題仍在,主要的是農民人口老化,雖然近年來有著漂鳥計劃、青農回流等,仍需要大量的青年農民投入農業;個人認為應以「五化營運」來從事新一代的農業生產,其包含了現代化、知識化、科技化、安全化、集團化的新農業營運方式,以開展新的未來。

台灣會發生糧食危機?

台灣有可能會發生糧食危機?個人曾拜讀清大教授彭明輝的大作「台灣糧食危機關鍵報告」,深有同感,也佩服老師寫出如此的論點著作。任公職時亦特別邀請了彭教授到雲林演講,以彭教授的國際觀與在地化的思維之下,提出台灣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概念與想法,才能面對全球化的糧食危機,亦方能有所因應。

彭教授指出台灣的農業一向自給自足,過去在的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但是近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維持在30~35%之間,對比之下遠低於中國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122%,甚至低於日本的40%,台灣從過去的富饒足食,到近年的自給率不足,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人口成長、肉食提高,以及大面積休耕與減產。在這樣的論點之下,其實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99.7%,反是許多的牲畜飼料供應都必需仰賴進口,特別是俗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在綜合統計之下,造成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的主因。

如彭教授所言在1960年台灣人口為1,000萬,2008年已經達到3,000萬,增為3倍。因經濟成長也導致台灣飲食內容的巨大變化,每人稻米消費量從1967年的141.47公斤降為2007年的47.48公斤;小麥消費量從13.43公斤增加為36.0公斤;畜禽類肉食量則由26.26公斤增加到74.38公斤, 增加了2.8倍。而在2007年時的台灣,進口豆類與玉米共生產了750萬噸的飼料,做為魚畜養殖之用,魚畜牲口所消耗的穀物更是國人們的三倍。所以,一旦黃小玉遇到生產國家因天災或人禍而短供大漲,甚至是國際市場缺貨,不得不讓人擔憂,若是台灣購買價格不夠高,市場就容易轉單,這類市場是真實版的期貨市場,更需具有短、中、長期的思考與運營策略,否則若真供應不足,確實會引發另類的糧食危機。

雖然民眾食用的稻米供應足夠,但若加計廣義的食用指數之後,必需大量進口的黃小玉等商品,容易因全球化的市場需求,就有可能造成台灣的糧食新危機。為了解決與克服有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個人認為應該大力活化休耕地,轉作適合台灣生產的雜糧作物,如黃小玉之類的商品;適量調整牲口數量、加強以地產地銷的消費,以台灣農產品為主,並配合不浪費的消費方式與食農教育。因此,農委會提出2020年台灣糧食自給率目標為40%,推動鮮享在地,鼓勵消費國產品,加強飲食教育,來因應全球性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不穩危機。

台灣稻米產銷概況

台灣因經濟發展所致的生活便利、多樣及外食增加,白米人均消費量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由1961年的136.8公斤降到2013年的45公斤。生產面積由2005年的26.9萬公頃到2014年為27.1萬公頃,近十年的種植收穫面積均維持相當,而生產農戶為近23萬戶,糙米生產總量在2014年是近十年的高峰達到139.9萬公噸,總產值近390億,而糙米總消費量為128萬公噸,即供應量多了近10萬公噸,但進口量有10.8萬公噸,出口量則量3,089公噸;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為台南11號59%、台梗11號8%、台中192號5%;而在各縣市種植最多為第一名為彰化的18%、依序為雲林17%、嘉義12%、台中10%。

而稻米在2014年出口總量3,089公噸,以香港1,174公噸為第一名,依序為中國大陸為812公噸,澳大利亞482公噸,新加坡205公噸,紐西蘭66公噸,第六到第十名為美國、阿拉伯、加拿大、馬來西亞、南非,共計出口221公噸。在當年度(2014)進口的總量為108,748公噸,是出口的35倍之多,明顯地入超現象,進口最多的是美國、越南、泰國、澳大利亞、緬甸等主要的國家。當然大量進口稻米,部份原因也是因為加入WTO市場而開放所致。

從這些稻米的產銷現況中可以知道,若能加大國際市場的拓銷對台灣稻米產銷絕對是有幫助的,特別在台灣民眾的總消費量年年減少,種植總量又增加的情況之下,因此強化稻米的行銷是必要的,所以若能強化行銷的區塊,在國內提昇消費總量,在國外增加外銷總量,讓需求加大,才能對台灣稻米產業所有助益,而不是單靠政府的公糧收購來穩定價量,短期或許可行,但長期來看對弱勢政府更是雪上加霜的困難。

產業攜手、創造外銷

在台灣有池上便當把池上米成功行銷的案例,就以此為思考若能在國外創造賣台灣便當,更賣台灣米,那不就是雙贏的行銷模式了。所以,在這樣的新思維概念之下,連結台灣端的優質產地、生產農民與碾米工廠,海外端則以便利店為鎖定的合作推動目標,因此,就擇定大陸作為主要的海外市場,並以上海為優先試點。稻米在各國均屬政策性的保護產業,因攸關國家糧食問題,所以都是備受注意與關心的,而在大陸也是如此,對稻米進口課以65%的關稅,而增值稅17%則另計,總計稅費就需要82%,因此以保護當地稻農與稻米產業,在ECFA簽訂之後,特別對台灣把進口關稅從65%降低至1%,把貿易障礙降至最低,期能對台灣稻米產業有所助益。在2011年以前,對大陸都非常少數,而在2012年大陸竟成為台灣稻米出口第一名,2013、2014也都為第二名。特別是在2014年的出口大陸的812公噸中,透過產地與企業的合作,創造農民+農民團體+企業的三方合作,且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高達500噸稻米外銷,佔了2014年全年度的外銷總量的16%,外銷大陸的62%,成功的單次大批量的外銷,是生產農民與企業聯手的產業合作模式,是台灣稻米外銷新里程,更也是創造單次出口外銷最大量,其具有高度價值與歷史意義。而此次出口外銷的安排,個人認為有以下重點。

1.銷售模式、通路確定

此次高達500噸台灣出口最大數量的外銷,是反向思考與行動,以「先通路、再下訂、後生產」的方式,其中經過多次向大陸最大的連鎖便利店提報台灣稻米加值行銷方案,且以上海最主要銷售區域,確定以便利店通路為主,來販賣台灣特色便當,並連結台灣優質稻米的銷售模式定案後,才開始進行前端的生產工作安排與出口相關作業。

2.台灣出口、大陸進口

確定訂單之後,對於台灣稻米的出口,擇定常溫貨櫃或是冷藏貨櫃,最後因為出口時間在均溫在30度以下,所以就選擇以常溫貨櫃來做為出口外銷的載具;在大陸進口時,因為過去沒有大批量的台灣稻米進口,第一批甚至在港口滯留了近70天,才順利通關,但因為貨櫃密閉,長期曝晒而讓貨櫃內部高溫,致使米蟲產生,且品質變差。而在第二批進口時,通關時間也縮短到7天;第三批時,則再縮短為3天;這些出口準備與進口經驗,也為兩岸之間建立了進出口通關的流程與依據。

3.出口碾製、檢疫檢驗

台灣稻米的分級,碎米粒、白粉質率、被害率在5%以內則可視為一等米,10%以內為二等米,15%以內為三等米,而在大陸的分級是比台灣更為嚴格,一等米是為2%以內。因此,當時團隊討論之下,毅然決定出口以進口的當地規定為要求,請台灣端的農民團體在碾製篩選過程中,再強化篩選要求在2%以內,但若如此會增加損耗及成本提高,但為了做好台灣史上最大量出口的工作,決定要以比台灣一等米更嚴格的2%以內,而多產生的成本並由企業全部吸收,如此才能對能農民有助益,也有利於出口後的進口作業。品質達到標準之後,再報請防檢局檢疫官到產地進行裝櫃燻蒸處理的檢疫作業,而在出口前於稻米生產結穗後初、中期及採收碾製後均送第三方公正單位檢驗,各項檢驗都符合政府規定後才進行出口的後續作業。

4.農民合作、安全生產

由於訂單已確定,這種通路確定的百分百「訂單農業」,是進行契作生產最好的模式與保證。也因此,在500噸稻米的訂單之下,即選定濁水溪南岸的莿桐產區,以連續四年得到農委會經典好米之碾米廠的合作農場,同時也是登錄許可的台灣43家出口大陸碾米廠的其中之一,以此為中心與農民合作並安全生產台灣優質稻米,其中對於農民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透過定期定時的產地訪視與要求,且全程記錄生產過程,並在生產初期即對水、土採樣送驗,抽梗結穗之後亦送驗,力求安全第一的品質。

產業合作的行銷,創造多贏的模式,這樣的思維與概念,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但怎能實際呈現,其之間的過程才是最為困難的,成果容易看得見,可是過程不易看得見,所以有效結合生產方的農民、銷售方的企業與消費方的民眾,這才是行銷關鍵點。因此,稻米產銷新概念最重要的是以市場需求的主要思考,便利生活的銷售需要,加上台灣味道的食材料理,利用台灣優質米融合了台式料理,形成了新的銷售方式,不僅提昇了原本產品的末端售價,更也創造快時尚、易消費與方便吃的新模式。利用末端的通路,對台灣下單生產,所形成的出口與進口的推拉力,將能創造出全新的稻米產銷新概念。台灣,需要更多這樣的案例,大家共同努力打拚為台灣。

*作者為企管博士,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